清明假期南海各殡葬服务机构实现“零现场拜祭,零聚集”
三天超 50万人网上拜祭

■一纸心语,寄托思念。这个清明节,南海兴起祭扫新风尚。(通讯员供图)

珠江时报讯(记者/戴欢婷通讯员/朱昌灵)以往每年清明假期3天,南海有超百万人次到各殡葬服务机构现场拜祭。疫情下,今年清明期间拜祭情况如何呢?昨日,记者从南海区民政局了解到,南海清明假期,各殡葬服务机构实现“零现场拜祭,零聚集”,超50万人网上拜祭,网上拜祭累计访问量超百万。
“云拜祭,寄托思念;不聚集,居家追思。”这是今年清明的主流拜祭方式。根据《佛山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清明祭扫活动的通知》,南海暂停殡仪馆、各墓园、各宗教场所现场祭扫服务接待,各村(居)停止一切聚集性现场祭扫和宗祠等场所内祭扫等聚集性活动。
南海区民政局副局长朱昌灵介绍,现场拜祭活动虽然取消了,但今年仍按照往年做法,完善南海清明服务保障方案,做好各殡葬服务场所全面暂停拜祭活动的管理,以及突发应急预案,扎实做好清明期间殡葬领域的疫情防控工作。
朱昌灵表示,各镇(街道)领导都取消清明节休假,靠前值守,调集镇(街道)各职能部门和第三方机构、各村(居)等单位人员约2000人,把守各墓园的路口,维持原山岗、坟地周边秩序,真正做到“层层把守”,做好对到场拜祭群众的劝离工作。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家祭祖表孝心”“抗疫情,过清明,在家祭,一样情”……朱昌灵说,南海在各社区、山岗、城市交通主干道拉挂横幅达5000多条,粘贴海报、通告10000多份,发放宣传单张“给市民的一封信”派发入户达30多万份;各部门、各单位发放现场不拜祭短信达100多万条;各镇(街道)都投入了流动宣传车开展走街串巷宣传,做到暂停现场祭扫及停止祠堂聚集性现场祭扫的信息家喻户晓,深入民心。
据统计,南海区各殡葬服务机构共为墓位免费敬献17.5万朵鲜花,将3000多条寄语贴在由鲜花、千纸鹤、黄丝带布置的心语墙上;有23万人次的群众参与了南海区民政局举办的“因疫而变·声波传情”的清明当日直播活动,多媒体直播向群众展示南海清明工作的落实情况,民俗专家通过与市民分享历史典故、民风习俗,讲述“老南海”过清明等生动有趣的互动交流,引导青少年重视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加强移风易俗宣传教育。
疫情尚未结束,防控仍需继续努力。南海区民政局将继续严格落实各殡葬服务机构做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严控现场祭扫活动,倡导广大市民群众网络拜祭、居家追思,恢复现场拜祭时间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