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四家博物馆昨起恢复开放
防控措施到位 文艺范儿回归

■广东大观博物馆恢复开放,市民戴着口罩入场参观。

■南海区博物馆内工作人员加强馆内日常消毒。

扫码一下 详见更多精彩内容
保持1.5米距离参观、馆内每日消毒两次、不接受团队预约……4月2日起,南海区博物馆、康有为博物馆、广东大观博物馆、佛山市岭南金融博物馆正式恢复开放!
记者在开放首日分别走访南海区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发现各场馆均安排专人指引市民有序入馆,防控措施严密,场馆内展览同步重启,南海“文艺范儿”正逐步回归。
南海区博物馆
精心准备剪纸迎接首位市民
“想不到第一个进馆有着这样的惊喜,我太幸运了。”2日上午9时许,西樵市民叶紫梦在经过展示预约码及通行码、测体温、消毒洗手等步骤后,时隔两个多月重新踏进了南海区博物馆,成为南海区博物馆恢复开放后的第一位“客人”。
据了解,4月2日开始,南海区博物馆正式恢复开放,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市民需提前一天通过“南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预约才可进馆。区博物馆在疫情防控方面亦做足了功夫,对部分区域加强了消毒,同时配备充足的口罩、红外线测温仪、体温计、洗手液、消毒粉和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截至2日16时,区博物馆在开放首日就迎来了20名市民游客。
得知区博物馆恢复开放的时间后,叶紫梦早早就提前预约了。让她感到意外的是,作为当天第一个进馆的市民,收获了一份由该博物馆精心准备的南海博物馆建筑图案的佛山剪纸纪念品。“博物馆还特意制作了博物馆的建筑介绍等资料,形成图文展板,在没有讲解员的情况下,方便市民阅读了解。”叶紫梦表示,此次来馆终于看到了“见盏——寻味千年造盏工艺”展览,十分满足。
南海区博物馆馆长吴振宇表示,希望借这种方式来推广博物馆的品牌形象,也希望日后吸引更多的游客来馆参观,感受历史、品味文化。
当天,按照区相关防护要求,该博物馆的展馆陆续开放。其中,临时展览厅的“见盏——寻味千年造盏工艺”展览展出了建盏118件,至4月下旬免费供给市民参观。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区博物馆每天将参观总人数控制在300人,瞬时在馆人数不超过35人。为了让其他市民能足不出户在线观看展览,区博物馆拓宽“微展览”的观展渠道,在微信端等线上发布了“云看展”和“线上导览”等观展方式。防疫期间,亦在线上开展了“在线品鉴”16期、“线上活动”2期,让市民不受地点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与博物馆亲密互动。
吴振宇透露,区博物馆还将陆续推出《樵山石——解码南海博物馆建筑》《流金溢彩国粹新颜——当代景泰蓝精品艺术展》《东风西渐——清代外销艺术品展》等各类精品展览。
广东大观博物馆、佛山市岭南金融博物馆
做好人流限制措施
4月2日上午9时,位于千灯湖畔的广东大观博物馆和佛山市岭南金融博物馆开门迎客,这是两馆自1月24日闭馆后,恢复开放的首日。
当天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博物馆门口摆放了一张扫码入场的指引喷画,上面印着大大的预约二维码。正在跑步的市民熊小姐发现该博物馆开放后,扫码了解预约情况。“刚刚预约成功了,我下午再过来看看!”熊小姐说自己就住在附近,知道这里的博物馆年前就闭馆了,“里面有很多精美的铜镜和古钱币,想再进去看看。”
广东大观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照相关要求,所有进入大观博物馆的市民游客必须出示预约销核记录、“佛山南海通(战疫版)”中的南海电子通行证,以及有效身份证件,并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
市民可通过“广东大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接受提前7天预约,每天有6个时间段供选择,9:30~10:30、11:00~12:00、12:30~13:30、14:00~15:00、15:30~16:30、17:00~18:00,而且可以预约当天的时间段,一个微信ID最多能预约3个参观名额,还有取消功能,方便市民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参观计划。
“第一天入馆参观的人不多,也在意料之中。因为已经临时闭馆两个多月了,很多市民还不知道恢复开馆的消息。”广东大观博物馆副馆长李明表示,周末会出现人流高峰。不过按照防疫要求,广东大观博物馆(含佛山市岭南金融博物馆)对入馆参观的人流有限制,每日接待游客量为180人,每个时间段最多可接待30人。“我们会控制好人流量。”李明说。
今年“五一”期间,广东大观博物馆还将与广州博物馆合作,引入“瓷路相逢”岭南外销瓷器展,届时将有50余件瓷器精品在广东大观博物馆展出。
康有为博物馆
市民点赞防控到位
4月2日开馆首日,记者来到康有为博物馆,不少市民已在门口排队,有序进馆参观。“游客须出示预约二维码及电子通行证,接受体温测量并清洁手部后方可进馆,且全程须佩戴口罩。”该博物馆讲解领班梁葵玉介绍,如有游客体温超过37.3℃,将指引其前往馆内隔离区使用水银测温仪进行体温复测,复测正常后可进馆参观,如体温仍然异常,则将让其登记个人信息,并要求其填写告知书及承诺书,劝导其前往医院检查。
当前,康有为博物馆暂不设讲解服务,原则上不开放垂直电梯(特殊人群除外),暂不接受团队预约参观,所有游客均自由参观,参观过程中可使用扶手电梯和步梯。目前,该博物馆每天控制参观总人数为200人,瞬时在馆人数不超过20人,由工作人员在入口处进行客流总控。
恢复开放后,康有为博物馆馆内公共区域每日开馆前、闭馆后用含氯消毒剂各消毒一次,馆内桌椅、门把手、电梯扶手、按钮等重点区域每2个小时消毒一次,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请游客小心脚下台阶,人与人之间保持1.5米距离有序参观。”馆内,工作人员不时进行温馨提醒。得知康有为博物馆恢复开放,家住丹灶金沙的王先生当天举家前来参观。“今天带孩子出来透透气,参观博物馆学习知识。”王先生表示,这是疫情发生以来第一次举家出外参观,也为博物馆到位的防控措施点赞。
九江双蒸博物馆
积极筹备开馆事宜
除上述已开放的博物馆外,九江双蒸博物馆、凯仕乐医疗保健器械养生博物馆、玄憬龙博物馆、福厚博物馆、九江侨乡博物馆、汤南私塾博物馆等6家博物馆,将在清明假期结束后陆续开放。
“九江双蒸博物馆计划4月7日开馆,目前各项筹备工作都在有序推进中。”九江双蒸博物馆馆长邓毅华表示,九江双蒸博物馆已做好开馆前筹备工作,包括值班人员每天要进行体温检测,对值班地点每天进行两次酒精喷洒擦拭消毒,对博物馆的消防设备进行日常检查维护,保证灭火器、安全出口、应急通道可以安全使用。
开馆后,九江双蒸博物馆将采取预约参观模式,暂不接待团队参观,不提供人工讲解服务。此外,游客参观时,须全程佩戴口罩,入馆前须接受体温测量,排队与参观过程中,均须与他人保持1.5米以上距离。
同在九江镇的佛山凯仕乐医疗保健器械养生博物馆也正在积极筹备开馆工作。
统筹/珠江时报见习记者陈肖玲文/珠江时报记者王方亚见习记者陈肖玲吴泳邓泳雯
图/珠江时报记者刘贝娜见习记者陈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