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湖北的南海护师杨海珍收到丈夫节日祝福
你给病患过节 我许你节日心愿
昨日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不少女性都收到了来自另一半的祝福。詹志荣、杨海珍夫妇也是如此,但又有些不同——杨海珍是驰援湖北的南海医护人员,她亲手做了一份面汤,作为节日礼物送给刚刚脱离重症、可以进食的老年患者石明静(化名);詹志荣是杨海珍的丈夫,他给老婆送上节日问候,答应等她凯旋兑现心愿单。
护师妻子给病患煮面
用养生壶煮面、煮鸡蛋,再用酱油、食用油、食盐调味,这碗汤面或许不是很美味,却很暖心。昨日上午,南海援鄂医护人员、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护师杨海珍早早起床,准备这份特殊的妇女节礼物,送给刚刚脱离重症、可以进食的老年患者石明静(化名)。
石明静是杨海珍负责护理的一名重症患者,进入武汉市第一医院隔离区20余天。起初,因为病情严重,老奶奶无法进食。随着病情逐渐好转,可以进食流食。3月6日,终于可以正常进食。
杨海珍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转达给她的儿子,由于家人还不便探视,杨海珍决定为石明静煮一些她喜欢吃的汤面。
3月7日,杨海珍下班一回到酒店就开始准备食材。但除了面条、酱油和食用油,她什么都没有。怎么办,总不能是清水面条吧?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到酒店前台请求支援。得知来意,工作人员专门找来两颗生鸡蛋和食盐,送给杨海珍。
“眼下就这么多食材,估计做出来有些简陋,但总归聊胜于无吧。”杨海珍笑着说,希望老奶奶不要嫌弃。
8日一大早,杨海珍顶着失眠带来的不适感,开始给老奶奶准备汤面。
没有燃气没有热水壶,那就用养生壶煮。“养生壶的加热功能不是特别好用,我得先把水烧开,再把面条下到开水里接着煮。”杨海珍说,仅煮面、煮鸡蛋,就用了25分钟。
煮面的时候,杨海珍也没闲着,她先在碗里接好饮用水,打算面一出锅再放进来泡一泡。“这样的话,面就不容易糊掉了。”杨海珍说,味道是无力回天了,但起码口感是可以控制的。她还专门把沥干水分的面条和面汤分开打包。
出发前,她还顺手装上2个橙子、4根香蕉和1瓶酸奶。“这是酒店给我们准备的饭后副食,也一并带上让她尝一尝。”杨海珍说,“刚好今天是妇女节,就当是一份简单的礼物吧。”
中午,吃到久违的面条,石明静高兴地说,“好吃好吃,咸淡刚刚好。”见状,杨海珍也很高兴。
暖男丈夫送上节日问候
昨日早上9时50分,杨海珍正忙着收拾东西的时候,都没留意手机闪了一下。原来,是丈夫詹志荣发来的节日问候,写着“3·8快乐”。下午5时,杨海珍脱下防护服才有空拿起手机并回复。
“知道她工作忙,我不轻易打扰她。”詹志荣说,她在前线除了上班,还有开会、学习、交流等任务,属于自己的时间不多。为了让她多休息一会儿,詹志荣一般都是等妻子联系自己。
尽管如此,每次联系也要掐着时间。“一看时间不早了,我都会提醒她,该休息了。”詹志荣笑着说。
“她是一个特别爱操心的人,在家里操心孩子、在医院操心病人。”詹志荣说,要不是驰援湖北,孩子上网课的事,她一定会从头跟到尾。正因如此,他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仔仔细细跟进孩子的学习进度。
有了詹志荣的“严防死守”,杨海珍操心孩子的机会少了,就顾着操心病患。“7日还跟我说吃了两粒安眠药睡了一会,醒了又睡不着。”詹志荣知道妻子工作压力大,便常常安慰她。“你们刚去的时候,要接管六七十张病床,现在病人越来越少,应该相信自己才对。”
除了言语的关心,詹志荣还用承诺兑现心愿单的方式鼓励妻子。“喝早茶是我俩庆祝节日的老方法,因为疫情错过了生日和妇女节,回家补上一顿丰盛的早茶必不可少的。”詹志荣说,还有承诺的新手机,等她回到南海也立马兑现。“万事俱备,就等你凯旋。”
文/珠江时报记者周钊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