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西樵纺织产业基地全力协助企业复工
设联络员一对一服务企业

■广东西樵纺织产业基地工作人员为准备复工的企业提供防疫指引。 通讯员供图

珠江时报讯(记者/钟泽诗通讯员/钟伟杰关蕴琪)位于西樵镇的广东西樵纺织产业基地共有120家企业,截至2月26日,基地园区内复工复产企业共99家,其中规上企业48家,规下企业共51家,正式复产企业达到87家。记者昨日采访获悉,该基地通过在企业计划复工前24小时内完成实地对接,协助企业完善防疫准备工作,与附近的村(社区)联动,为在园区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便捷服务,助力企业抢占复工复产的“窗口期”。
企业计划复工基地提前对接
广东西樵纺织产业基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佰其介绍,为推动企业平稳有序复工复产,园区专门设置了两组联络员,每组有4至5个工作人员,为有复工计划的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他们会在企业预计复工时间前24小时内,到企业完成实地的对接和走访。“现在我们基本每天可以为至少10家有复工计划的企业提供服务和指引,通过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助力园区企业尽快复工复产,抢占‘窗口期’。”他说。
以2月17日正式复工复产的佛山市黛富妮家饰用品有限公司为例,在企业筹备复工复产阶段,负责与该企业对接的联络员立即前往该公司进行协助,了解企业的防疫物资准备情况,指引企业做好车间消毒、饭堂分餐、隔离间设置等疫情防控措施,协助企业做好复工和防疫准备工作。
在企业正式复工后,基地的工作人员的脚步仍然不停歇,他们还会每日跟进已复工复产的企业。潘佰其说:“对已经复工复产的企业,我们会继续跟进和走访,看他们在复工后还会遇到什么新困难,比如防疫物资不足,外来务工人员住宿问题等,我们都会将问题记录下来,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帮助企业解决复工的后续问题。”
“村园”联动提供贴心服务
除了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高效率的服务,广东西樵纺织产业基地还提前考虑到了园区外来务工人员的“落脚”问题。
针对园区工作的部分务工人员在村(社区)租房居住的情况,该基地的工作人员在企业复工复产期间,帮助企业梳理部分务工人员在村(社区)居住的信息,提前和园区周边的村(社区)沟通,协助企业帮员工到对应的社区统一办理《出入登记证》,避免大量人员集聚办理,不仅提高了办理效率,也掌握了新市民返程的人流量等信息。
这样的做法也得到了园区内的外来务工人员的点赞。黛富妮家饰用品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刘少芳是一位新市民,已经在基地附近的百西社区居住多年,她说:“产业基地的服务很贴心,他们忙前忙后帮忙搜集各类信息,我们基本上不用管什么,很快就拿到了社区的《出入登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