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02月28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F01版:封面

    • 抢抓机遇 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不误
    • 证照到期不用慌 疫情期间“延时办”
    • 477项税务业务 “全程网上办”
    • 全面整顿野生动物经营利用机构
    • 交管业务网上办预约办 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发展
    • 要指导医疗机构恢复正常医疗服务

    第A02版:今日南海

    • “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战疫智慧
    • 紧紧依靠群众

    第A03版:今日南海

    • “我是党员,时刻准备冲锋在前”
    • 大沥机关党员 请缨值守隔离点
    • 狮山退休党员 两次请缨战疫
    • p33

    第A04版:今日南海

    • 担主力亮身份 尽显一线担当

    第A05版:今日南海

    • 设联络员一对一服务企业
    • 社区提供指引 企业亮牌复工
    • 南海双语实验学校预计7月交付使用
    • 部分产品疫情期 可免费使用
    • 共享单车 助力复工出行

    第A06版:今日南海

    • 亮看家本领 做温暖后盾
    • 社区矫正对象请缨参与战疫
    • 复工加速 渡运回暖
    • p37

    第A07版:今日南海

    • 公共电梯每两小时消毒一次
    • 7岁女孩写信捐压岁钱感谢医护
    • 送上爱心蔬菜 带来暖心服务
    • 3天筹款8万多 支援抗疫一线
    • 狮山养老机构 做好防控工作

    第A08版:今日南海

    • 协助企业招工 严查活禽交易
    • 守好两道防线 推动复工复产
    • 楼顶养鸡扰民 城管快速清理
    • 佛山工行上门为百岁 老人办理核实业务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2:今日南海

“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战疫智慧

黄岐派出所广泛动员企业、社区、街坊联防联控

2020年02月28日

■黄岐街坊配合社区民警开展疫情防控宣传。 (通讯员供图)

■黄岐女子先锋队队员在检疫执勤点引导交通。实习生/廖明璨摄

“阿伯,疫情期间出门要戴口罩。”在黄岐六联社区,“黄岐街坊”陈钻好正配合民警开展防疫巡查,发现一名大伯没有戴口罩时,他随即拿出自己备用的一个新口罩给对方。

大沥黄岐,地处广佛交界处,人流、物流量大,外来人口较多。疫情来袭时,这里的管控压力也更大。在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的关键时期,复工复产进一步增加了人员流动性。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广泛发动“黄岐街坊”加入,是南海公安分局黄岐派出所的方法之一。

去年,黄岐派出所被命名为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作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我们依靠党建引领、联防联控、警企联动等,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广泛动员企业、社区、街坊共同投身疫情防控工作。”黄岐派出所所长刘谋耀表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黄岐派出所坚持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形成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力保“排查不漏人、平安不出事、防控不缺位”,筑牢“防疫墙”。

党旗飘警心齐

“我是党员我先上”

疫情当前,党员出列,党旗飘扬。

面对警力少、任务重的困难,如何才能打好这场疫情防控战?激发警辅队伍的战斗力很重要。为此,黄岐派出所积极发扬“枫桥经验”,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民警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而带动全体警辅人员高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黄岐派出所现有民警185人,其中157人为党员。疫情发生后,不少党员民警纷纷出列,毅然扛起疫情防控重任。黄岐派出所巡警中队中队长耿庆环一家,就是黄岐派出所的战“疫”模范家庭。大年初二起,老党员耿庆环便积极请战,冲锋一线。他的妻子是一名护士,女儿是一名辅警,也都在各自岗位上抗疫。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疫情发生后,黄岐派出所迅速组建党员抗疫先锋队、女子抗疫先锋队、刑警中队青年突击队等队伍,并各自成立临时党支部,让鲜红的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我是党员,我先上!”2月5日,黄岐派出所党委委员、综合室主任陈瑞贞带头组建了黄岐派出所“女子抗疫先锋队”,并成立临时党支部,由陈瑞贞任队长和支部书记。在陈瑞贞的带动下,许多女警辅、女工作人员积极报名。在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时,她们发挥女性工作细心、态度温和等优势,温度执勤,赢得群众的理解和配合,成为防控“疫”线的“最美风景”。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案件。在开展涉疫案件线索排查、抓捕工作时,黄岐派出所也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黄岐派出所刑警中队为例,针对疫情期间发生的涉疫案件,该中队抽调2警2辅共4名青年党员,中队长秦家振挂帅,设5人临时党支部,组建青年突击队,负责涉疫案件线索排査、抓捕等工作。

特殊时期,党员先上,谁都没有犹豫。刑警中队指导员魏海锋表示,疫情期间,外出抓捕风险很大,但在接到要去外省抓捕一名实施口罩诈骗嫌疑人的任务时,4名党员警辅人员都说:“没问题!”

向民力要警力

牢牢守好社区“第一道防线”

目前,全市106个联合检疫检查站均已撤销,公安机关的战“疫”重点转向村居社区。黄岐毗邻广州,有近50万人在此居住生活,辖区疫情防控压力相对较大,如何守好社区“第一道防线”?

疫情形势严峻,事关每一个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这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抗疫战争。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走群众路线,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向民力要警力,成为黄岐派出所打好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方法之一。

“发动和组织群众加入到平安黄岐的建设中来,实现‘小警力撬动大民力,警民共治守望相助’的目标,是我所恢复建制以来一直在探索践行的警务新模式。”刘谋耀表示。

由村居干部、企业主、街坊等群众组成的“黄岐街坊”,是辖区群防群控的主力。疫情发生后,黄岐派出所除成立部门联防联控排查小组外,还联动“黄岐街坊”等群防群控力量组成黄岐平安义工队伍,在辖区内开展排查、宣传工作。

除了线下,“黄岐街坊”也活跃在网络上。

“街坊邻居们,如果了解到有从疫情发生地回来或者曾接触去过疫情发生地的人员,请将情况及时报送给我,望大家多多配合,谢谢。”疫情发生后,黄岐社区民警中队岐城警务室民警范汉金经常在微信群“岐西街坊会”里发送这条信息。

微信群“岐西街坊会”至今已经有3年“群龄”,有群成员88人。除范汉金外,群成员还有岐西街坊会的成员、小区物管人员和热心居民。疫情当前,这一微信群的作用充分显示出来了。“群成员联动起来,一分钟内将重要信息推送到辖区所有的物业群、小区群、楼栋群。”范汉金说。

在黄岐,像“岐西街坊会”这样的群防群控微信群共有百余个,多由黄岐派出所的社区警官组建。如今,借助这些平台,社区警官可及时在群内转发通知、普及防控知识、收集线索等,比打电话更快,比面对面宣传更安全,也更高效。

以服务赢民心

警民同心共抗疫情

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黄岐派出所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枫桥经验,在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沟通交流中,做好群众的“贴心人”,从而拉近警民距离,警民同心抗疫。

2月10日下午,年过七旬的张婆婆出门买菜,由于部分路段受疫情影响封路,买完菜的她回家时迷路了。这时,她看到了前方有临时党员志愿服务站,民警正在检查,于是上前求助。

接到求助后,正在执勤的黄岐派出所民警梁炳坤马上递了杯温开水给张婆婆,并与其简单交流。在获悉张婆婆的地址后,民警开警车送其回家。事后,张婆婆特意拨打110,向帮助其回家的民警表示感谢。

一言一行总关情,一心一意为民想。

大年初六晚上,外管民警区宗仁微信响了,金沙湾外国人交流群里,一名外国友人询问买口罩事宜。看到信息后,区宗仁及时为对方提供了购买指引,赢得对方感谢。

在战“疫”与复工复产双线进行时,不少企业对于如何做好防护措施有些迷茫。黄岐派出所女子抗疫先锋队、黄岐消防复工复产突击队、社区警官组成检查小组,深入辖区企业,为其提供各类咨询帮助,也赢得了企业负责人的点赞。

服务暖人心,真情赢人心。贴心的服务被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以各种形式表达心意。得知一线执勤的民警缺口罩,广佛五金城某劳保店的老板招先生、“黄岐街坊”刘先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泰成逸园分院负责人冯先生等,纷纷慷慨解囊,为民警送上千余个口罩和防护用品。冯先生还动情地对民警说:“我和家人、员工们都希望你们能保护好自己!”

看到公安警辅人员因工作忙碌,无暇理发,辖区内的“Tony”老师出手了,黄岐某理发店的负责人阿锋主动联系派出所,上门为民警开展义剪活动。

在以志愿者的身份亲历黄岐的社区防控工作后,曾从事媒体工作的市民朱敏写了《千条线、万条线,社区第一线——新冠疫情下的社区防控见闻》的志愿者观察日记,记录黄岐警民同心共抗疫情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抗疫工作,从而带动更多人加入抗疫队伍。

抗疫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战斗,更是一场无国界的战斗。

2月7日,一名居住在南海黄岐的非洲留学生将500元人民币,送到黄岐派出所海北社区民警中队的门卫室,随后转身离开。他还随钱附上一张字条,上面写着:“IloveChina,我们在一起……”

在这个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里,温暖的故事都是相互的。这些真挚的感情鼓励和鼓舞着全体参战警辅人员,让他们牢记初心使命,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程虹文/珠江时报记者杨慧程虹通讯员许嘉鎏陈思颖蔡健斌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