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秋色 品秋味 秋进补

■官山大市场内,大闸蟹热卖。
霜降过后,西樵山上秋意渐浓,西樵山下万亩桑基鱼塘宛如一幅油画……秋日正是吃大闸蟹,制作腊肉之时,秋味惹人馋。此时正好进补,听医生给你最佳的进补建议吧!
赏秋
万亩桑基鱼塘宛如一幅油画
秋高气爽,正是适合出去游玩、散心的季节,一起走进西樵山,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风光,探索不一样的“秋日美景”吧。
来到天湖公园,远远望去,湖面宛如一块平镜。当微风轻轻吹动时,水面恰似一块通透碧绿的翡翠,静谧中流光溢彩。这一季节,西樵山上有最美的颜色。草木颜色的变化示意四季的更替,翻动着不同季节的多姿多彩。
吹着柔和的秋风,登上南门步道观景平台。站在观景平台上,可俯瞰桑基鱼塘,一眼望去,万亩鱼塘水网交织,桑塘连片。夕阳来临,鱼塘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宛如一幅巨大的油画,展现出一片绚烂景象。也可沿着西樵山自然教育径行至最高处鸡冠峰,在鸡冠峰上,万亩桑基鱼塘尽收眼底,此处是观赏桑基鱼塘的最佳点。
位于西樵山桃花园旁,一个占地约50亩的桂花园内传来阵阵清香。每逢清晨,淡淡的幽香总是弥漫整个山间,前往登山的游客呼吸着渗着清香的气息。此外,走在西樵的街道上,也能闻到阵阵桂花香,清淡的桂花香味弥漫全城。
品秋
吃大闸蟹制作腊味正当时
九月雌蟹壳凸黄满,十月雄蟹膏脂厚腻,此时正是吃大闸蟹的大好时机。在官山大市场内,不少市民早早前往海鲜档口挑选大闸蟹。“蟹好不好主要看它的‘肚、足、壳’,凡壳背呈黑绿色、带有亮光、肚脐凸出来、螯足上绒毛丛生的蟹,都是好蟹。”海产店老板娘余少娟表示,目前正在售卖的大闸蟹均产自江苏,每年这时大闸蟹的销量都很好,最高一天能卖出200多只。
“秋风起,食腊味。”每年秋季,这句口头禅在西樵人之间口口相传,广式腊味特有的香味弥漫在大街小巷。清晨,樵生综合市场内已有很多人来到肉档前挑选原料。“腊肉准备时间较长,所以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购买原料进行制作,有时候会做一些腊肉跟腊肠,有时候还会多制作一些腊鱼。”来自樵园社区的何娟说。
除了广式腊味外,黑醋姜也深受西樵市民的喜爱。黑醋姜又称“鸡蛋黑醋姜”或“姜醋”,是独具广东特色的滋补食品。材料选用猪脚、鸡蛋、肉姜及广东特有的黑醋,是一道味道独特、营养丰富的家常菜。“用慢火将甜醋烧滚,将炒好的姜片放入锅内慢火煲1个小时,待入味后在加上猪脚跟鸡蛋。”西樵市民王舟舟说,生完孩子的母亲食用,进补的效果会非常好。由于黑醋姜的味道很好,每次家里做了这道菜,全家老小都会一起食用。
秋补
秋季进补注意“养阴防燥”
俗话说“秋补冬藏”,秋季是进补的好时节。中医学认为,秋季贵在养阴,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所以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此外,由于气候逐渐凉爽,燥气盛行,使人们感到诸多干燥不适的症状,故秋季进补需“养阴防燥”。
“秋季进补应该缓补、食补,尽量不要选择药补。”来自西樵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全科主治医师郭柳霞表示,秋天应吃些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物,少吃辛辣、煎炸食品。比如,蔬菜可以多吃芹菜、菠菜、莲藕、南瓜,肉类可以多吃猪肉、鸭肉、黄鳝。同时,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应多吃有“滋阴润肺”的食物,如沙参、玉竹、百合、麦冬、银耳、川贝等。
“针对不同的人群,我们有不同的秋补方法。”郭柳霞表示,选择秋冬进补,首先需要了解自己的体质,针对体质进补,这样才能补到点子上。“比如,老年人要选择富有营养又容易消化的食物,如山药、莲子等。慢性支气管炎人群,宜多吃梨、百合、萝卜、蜜茶等具有清肺润肺、化痰止咳作用的食物。而儿童则重在‘健脾益气’,适合多食莲子、淮山、茯苓。”
秋天极易出现“秋乏”的现象。郭柳霞表示,“秋乏”常表现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是人体处于阴津阳气皆不足的状态出现的保护性反应。“解‘秋乏’的最好办法就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睡眠。”
文/图珠江时报见习记者练梦婕通讯员邱婉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