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镇开展城市建设工作调研活动
加速“数字化” 赋能城市建设
珠江时报讯(见习记者/练梦婕通讯员/陈晓婷)城市监管如何数字化?巡查机制如何进一步完善?8月30日,西樵镇党委副书记张国欣带队开展城市建设工作调研活动,就上述问题开展调研。
调研组首先来到大同市场,只见这里摊档分类设置,地面相比以往干净整洁。调研组针对垃圾清理、垃圾箱摆放、摊档地点设置等问题,与大同社区相关负责人进行更深入的交流、讨论。“社区应对卫生死角清理、停车位设置、垃圾清运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处理。”张国欣说。
随后,调研组驱车前往环山路绿道,只见一条笔直的道路在绿色挡板作用下,与车道相隔,为居民散步、跑步创建了一条“绿色通道”。在西樵镇市政办工作人员汇报完工程的建设情况后,调研组对各项在建工程提出了相关建议。调研组还参观了“城市城管”等监管系统和数据分析应用,进一步了解西樵镇开展“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相关情况。据介绍,西樵启用了“门前三包”二维码系统,主要通过“覆盖街道”“责任主体数”“一户一码”“自治案件”“协同案件数”等5个相关流程进行运转。还有GIS地图实时监测系统,可展示不同路段违规情况、堆放物料等情况。
当天还召开了座谈会,对城市建设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数字化建设方面,在短期工作上,要做到执法部门和村(社区)分别处理;在长远工作上,利用信息化记录、“门前三包”二维码系统,争取做大做强数据库。
乡村振兴方面,9月份要完成“清三旧”工程共51.33万平方米、完善巡查机制两项任务。此外,要完成垃圾分类三大创建目标、垃圾分类五进工作、年底前打造一个集宣传培训为一体的垃圾分类教育宣传基地等工作任务。
“综合行政执法办、市政办两大部门作为城市建设主力军,要认真贯彻要求,结合西樵的实际去确定今后的工作路线。”张国欣要求,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两职能部门要继续运用已有技术,赋能执法工作,同时必须本着“依法办事”“依规处理”两大工作原则,加强配合,引领西樵做好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