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越岭寻找水源 让村民喝上安全水
在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叶亚鹏的努力下,云浮市云安区高村镇石牛村全部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叶亚鹏在查阅扶贫资料。

■叶亚鹏(中)查看村民黄亚池(左)种植的荔枝的收成情况。
2年前,他主动请缨,踏上了驻村扶贫之路。通过“输血”“造血”“活血”等方式,他帮扶的云浮市云安区高村镇石牛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500多元提高到16800多元,村集体收入从2万元增至32.5万元,不仅帮助全村162户贫困户501人全部实现稳定脱贫,还大大提高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他就是云浮市云安区高村镇石牛村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影像科主治医师叶亚鹏。他为脱贫攻坚所付出的真心和努力,村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鼓励村民学种养技术成为致富带头人
驻村后,为摸清贫困户的情况,叶亚鹏花了3个多月时间和村干部们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走遍12平方公里、11个自然村,走访了162户贫困家庭,详细了解他们的吃穿、教育、医疗、住房和收入情况,对他们制定差异化的扶贫政策。贫困户家里有多少人,存在什么困难,生产生活情况如何,他都了然于心。
在走访过程中,叶亚鹏认识了贫困户黄亚池。黄亚池为了照顾患病的妻子和上学的孩子不能外出务工,收入来源仅靠种植的十几棵荔枝,生活十分困难。
得知情况后,叶亚鹏通过链接外部资源,鼓励黄亚池等贫困户参加扶贫种养技能培训班,发展成为致富带头人。为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扶贫工作组制定了“四包”政策,即包车、包吃、包住、包补贴,让他们安心在云浮市大众职业技术学校、南海区九江职业技术学校学习种养技术。
2020年6月,石牛村桂味荔枝种植基地挂满了一颗颗小巧玲珑、鲜艳红润的荔枝。看着满园成熟的桂味荔枝,年过半百的黄亚池感慨地说:“自从增种了桂味荔枝后,我供得起两个孩子读书了,又盖起了房子,生活质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自参加种养技能培训班后,黄亚池一改以往粗放式的种养方式,科学地进行修枝、施肥、育苗等,荔枝果园从以往的5亩地扩展为30多亩,产量增加的同时,品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2020年共收入8万多元。
黄亚池通过种植荔枝实现了脱贫,还将学到的种植技术传授给村民,并免费向他们提供优良的果苗,带动了周边10多户村民种植荔枝,实现共同增收致富,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亚池为人很好,免费提供树苗,毫无保留地教我们技术。现在我种了几十棵,再过两三年便有收成,收成时大约每树可收益近千元,预计收入有三四万元。”石牛村村民廖志明说。
据统计,目前石牛村共种植荔枝约一千多亩,年产值约一百多万元。叶亚鹏表示,扶贫工作组将继续每年组织农户进行技能培训,加强他们的种养技术水平,增加他们的收入,确保脱贫户脱贫不返贫。
解决村民安全饮用水问题
在叶亚鹏心中,解决全村安全饮用水问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任务之一。叶亚鹏说,今年春节前石牛村村民饮用的都是山泉水,但水量有限,每逢重大节日,务工返乡村民增多,生活用水便明显不足,经常闹节日性“水荒”。如遇到台风或雨季,山泉水水质变得浑浊不清,用水安全更是得不到保障。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自2020年3月起,叶亚鹏带领村干部多次翻山越岭对饮用水水源进行采集检验,寻找符合安全饮用水标准的水源。山路崎岖,路途遥远,他们经常天还没亮便出发上山,先驾车半小时到达山脚,再骑摩托车一个多小时到达山腰,再徒步半小时登上最高峰。由于天气炎热,往往还没到山顶,他们的衣服早已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经过八个多月的努力,叶亚鹏与村干部们共寻找了6个水源点,经检验,结果显示有2个水源点达到饮用水标准。这让叶亚鹏既兴奋又忧心,兴奋的是村民们能够喝上安全水,更不用担心节日性“水荒”问题,忧心的是如何获得其中一个水源点附近村民的同意。
该水源点位于铁路、石蛤两个自然村附近,两个自然村是石牛村最偏僻的自然村之一,共有79户人家。为了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加快供水工程建设步伐,叶亚鹏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爬山涉水,深入走访每家每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诉他们施工方案情况,解答他们的顾虑之处。经过多番走访,村民们最终点头了,叶亚鹏心中的大石头终于放下来了。经过叶亚鹏积极与帮扶单位请示沟通,2021年1月,石牛村正式实施饮用水通村工程,对可覆盖区域内的包括建档立卡在内的贫困户的农户们的安全饮用水提供更有力的双重保障,充分解决农村地区安全饮用水问题。2021年春节前,全村通水了,村民们乐开了花。“谢谢书记,我们家现在供水稳定,今年儿子春节回来也不用担心‘水荒’了。”贫困户黄勤一见到叶亚鹏,连连感谢道。
“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阻碍了村民的外出谋生发展道路。正在村民愁眉苦脸之际,叶亚鹏借着“万企帮万村”的东风,发动爱心企业及人士结对帮扶,最终广东红云置业有限公司与石牛村签订村企结对帮扶协议,通过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两条路径帮助村民走出困境。
扶贫先扶智。广东红云置业有限公司向特困家庭资助教育助学金和生活慰问金;对贫困户家庭的大专和本科生,给予一次性1000元教育补助。此外,还出资2万多元,为石牛村卫生所购置一批公共设施设备,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同时,叶亚鹏还制定一户一策制度,根据贫困户家庭情况,开展公益性岗位招聘,鼓励贫困户参与乡村振兴活动,清理村居环境卫生,改善农村环境;或是发放生产物资,鼓励贫困户领养鸡苗等,开展生产工作,让村民安稳度过疫情期。
脱贫攻坚是一个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叶亚鹏说,扶贫工作组经过充分调研,结合石牛村实际情况,大力发展扶贫产业,从“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并创新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
继2018年石牛村实施南药种植项目和光伏发电项目后,2019年扶贫工作组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为基本运作模式,成立石牛村翔顺生态养殖小区,开展养鸡项目。扶贫工作组通过整合石牛村及周边两个村居的土地资源,建立养殖基地,租赁给温氏集团,由温氏集团提供养殖技术支持,并雇佣贫困户工作。叶亚鹏表示,这样的合作模式,既能让贫困户的口袋“鼓”起来,又能发展村集体经济。
2020年,扶贫工作组还组织调研并合作投入云安区镇安镇西安村万德宝生猪养殖基地,按照每年8%收益,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多项扶贫产业有效带动石牛村贫困户增产增收,并推动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
如今的石牛村,村道硬底化、太阳能路灯安装工程、垃圾处理及公厕建设工程、文体广场建设都已经完工,处处绿树成荫,村内道路干净整洁,家家喝上放心水,电视信号和宽带网络实现全覆盖。村居环境美了,村民腰包也鼓起来了。截至2020年底,石牛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954.03元,村集体收入约32.5万元。
文/珠江时报记者何泳谊通讯员黄春梅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