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多喝甜饮料痛风风险高
南海四院骨科一区医生提醒,饮食控制+药物治疗,才能更好防治痛风


【名医简介】
张敏健从事骨科临床28年,曾任河南省骨科学会手外科学会常委,河南省中西医学会手外科、显微外科学会常委,安阳市骨科学会秘书长,现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八法)正骨分会常务委员、佛山市创伤学会常务委员、佛山市关节学会常务委员、南海区关节学会副主任委员、佛山市劳动及伤残鉴定专家。
擅长各种骨与关节疾病,骨科技术达到本地区及省内先进水平。开展人工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肩关节置换和翻修手术近20余年,累计病例达600余例。技术创新项目有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微创人工关节置换,各种组织缺损复合组织移植等。在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及移植,各种软组织缺损复合组织移植,各种骨折不愈合,骨不连骨坏死,慢性骨髓炎,老年性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中医治疗及手术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名医简介】
姓名:张敏健
职称: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骨科
一区主任医师
职务: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骨科
一区主任
【名医有约】
时间:每周一、四上午9:00~12:00地点:门诊部一楼,骨科科门诊4号诊室
【名医对话】
《珠江时报》: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吃得越来越好,痛风已不再是富人和老人的“专利”。那么痛风是吃出来的病吗?是不是通过饮食控制方式可把痛风控制住,而不必药物治疗?
张敏健:人体的尿酸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内源性,主要由体内物质代谢而来,占体内尿酸总量的80%;二是外源性,从富含核苷酸的食物中分解而来,占体内尿酸总量的20%。饮食控制只能减少外源性尿酸量,对内源性尿酸的产生无任何影响。通过单纯的饮食控制,降低血尿酸水平,进而控制痛风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合理饮食的情况下,还需要配合一定的降尿酸药物治疗,才能真正控制痛风发作。
《珠江时报》: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治痛风?
张敏健:痛风发作前,身体可能会出现脚部皮肤变色、发热肿胀,拇趾关节肿大、发炎、剧痛;关节周围的皮肤瘙痒并开始剥落;疼痛在半夜或早晨突然发生等症状,建议及早到医院专科就诊,不要自己随便乱吃药或自行处理。
有人认为出现痛风,只需吃点止痛药,忍一忍就过去了。实际上,痛风是慢性病,患者需接受长期正规治疗,遵医嘱服药,加强饮食管理,才能控制好病情。
在饮食方面,选择低嘌呤食物,多喝白开水或者淡茶,不要喝碳酸饮料。值得注意的是,千万不要以为远离痛风仅靠少吃肉、少喝酒即可,经常喝糖分高的各种饮品,特别是碳酸饮料、奶茶等,也会影响嘌呤转化成尿酸并排出的过程,尿酸浓度过高了容易沉积在血液和关节里。
《珠江时报》:今年骨科一区有什么新举措?
张敏健:科室将加强团队建设,加快年轻医师技术培养,提高科室整体技术水平。同时以多种形式开展患者教育、骨科知识科普、技术推广,提高科室的普及率和知晓率。此外,整合外科力量,尽快建立地域创伤救治中心,关节置换中心,中西医结合正骨中心,痛风诊疗中心,骨质疏松诊疗中心等,助力“三甲医院”创建工作。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何泳谊通讯员黄春梅李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