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女医护人员巾帼不让须眉
甘当24小时“医保姆”医防后勤一肩挑

■沈三娥为看病人员测量体温。珠江时报记者章佳琳摄
西樵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240多名医护人员,其中女医护人员占三分之二以上。自疫情发生以来,她们没有退缩,主动请缨,不畏黑夜,不惧风雨,24小时轮岗值守,齐心协力筑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以实际行动展现了“白衣天使”的使命和担当。
预检分诊处、发热诊室、西樵车站联防联控点、高速公路口联防联控点、密切接触医学观察点、居家隔离点……随处可见她们忙碌的身影。其中密切接触医学观察点是最辛苦的防疫点,24小时轮班一次,每次2名医护人员,在上岗前需要花近20分钟进行细心的防护着装。西樵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部护长沈三娥说:“工作时,我们既要充当医务员、护理员、心理辅导员,还要化身为消毒员、送餐员、医疗废物处理员,真可谓是医防与后勤一肩挑的‘医保姆’。”
年过四十的韦相连是第十一社区卫生服务站护长,接到任务后,她二话没说,毫无怨言,细心做好医学观察点的每一项工作。有着600多度近视的她,在每次着装时,总会在眼镜片上涂上一层洗手液,“这样可一定程度上避免雾水附在镜片上,让工作更方便快速。”让她最难忘的是第一次当“医保姆”。那天她特意提早半小时上班,提前熟悉工作环境与流程。正忙着派发早餐、测量体温、询问身体情况、做心理疏导等工作时,医学观察点新收进18位医学观察者,工作量突然增大,她和同事俩一直在奔跑中完成各项工作。忙完已是下午1时多,全身早已湿透的她匆匆吃过饭,休息了一会又重新忙碌起来,直至次日交班。
“这次工作经历有一定的压力,但对比援鄂一线的医护人员来说,我们又算得上什么。作为一名社区护士,做好社区医疗的本分工作,守好防疫第一线,是我心中的坚守!”第三社区卫生服务站护长余翠云说。集中医学观察点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还有很多像沈三娥、韦相连、余翠云一样的“医保姆”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舍小家、顾大家,克服压力,勇于担当,“战”在前线上。
文/珠江时报记者何泳谊通讯员关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