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大社区 打造1.5平方公里招大新城
村集体收入33年增长400倍,未来将依托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推动产业升级
走进狮山镇招大党建主题公园,只见不少居民围坐树下闲话家常,孩童在一旁追逐打闹。这个利用主干道旁闲置地建设的公园,已经成为招大社区居民重要的活动场所,丰富了居民的日常生活。
从1986年不足3万元,到2019年达到1200万元左右,招大社区村集体收入33年增长了400倍。
“未来,依托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的辐射,我们要加快南海区乡村振兴特色精品示范村相关项目落地,并推动1.5平方公里招大新城建设。”招大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招国强表示,希望招大新城能成为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的后花园、高端产业的载体,让招大社区再次实现腾飞。
村集体收入增长400倍
1965年,招国强出生于招大社区招北北约经济社,1989年起在招大社区担任了3年治保主任,1992年起担任了6年经联社社长。
“招大属于丘陵地区,1986年时,出入只有一条泥路,给经济发展和居民出行造成了许多不便。”招国强表示,当时招大以农业为主,1986年村集体收入不足3万元,还被定为南海贫困村。
靠山吃山,招大社区曾尝试过种植蕉柑,却因山地土壤不够湿润,导致植株无法存活。村集体也曾开办过泡沫厂、牛皮厂、铝型材厂等企业,也因企业干部没经验,没业务,最终亏本了。几次产业“流产”,激励招大因地制宜地寻找适合的路。
2000年起,招国强任南海兆基物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负责狮山科技园南园A区的工业开发,2003年底任南海狮山土地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负责开发狮山科技园北园。
想要富,先修路。2005年,招大抢抓狮山科技工业园(南园)“以园带村”的机遇,将路网与狮山科技工业园(南园)接驳,把曾经的断头路打通,使招大路、科技路可以直接联通佛山一环,招大承接狮山科技工业园(南园)辐射成为了可能。
招大的第一个集体投资项目是招大市场,当时约需800万元,集体自然没有这样的“巨款”。“集体没钱不要紧,社会老板有钱,我拿着人家的‘鸡’生我们的‘蛋’。”招国强说,那时,他拿着规划纸蹲在将建铺位的空地上,举牌收租赁定金,一举‘举回’了180多万元。
有了180多万的启动资金,招大很快建出一期10多个铺位,乘胜追击拆掉一个小市场建成二期,总铺位数上升到100多个,经营五六年后集体投标,如今招大市场一年收入可达400多万元。
完成招大市场项目后,招大开始实施“统一开发、统一招商、统一管理”,将招南一、二、三,招北一、二,小坑尾共6个经济社的土地集中起来连片开发,形成1000多亩的工业园。
2019年,招大社区经联社一级收入达到1200万元左右,比1986年的不足3万元翻了400倍。同时,去年13个经济社总收入为5000万元左右,两级总收入达700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2万元。
依托西站枢纽打造招大新城
2017年8月18日清晨,随着首趟列车从车站缓缓开出,佛山西站正式开通运营。
佛山西站的辐射成为招大社区再次实现飞跃的重大契机。南海要在佛山西站打造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以此为契机,招大社区提出打造1.5平方公里招大新城,打造以饮食、住宿为主的商业长廊,为佛山西站提供配套。
“产业的转型升级也要依托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未来,我们将以招大新城建设为抓手,‘腾笼换鸟’,仅留下40%的传统产业升级为都市型‘上楼’产业,另外建设30%的商业配套和30%的居住配套。”招国强表示,目前招大新城已经完成了规划设计,有不少的项目都在推进中,例如“一山两湖”项目纳入了南海区乡村振兴特色精品示范村的创建项目,道路的提升和企业的“上楼”也在不断推进,更有企业投资建设了商业体,为招大新城建设添砖加瓦。
“‘一山两湖’项目我们将于2021年春节后招标动工,按照我们规划的参观路线逐步推进。”招国强表示。
除了发展经济,招大社区还积极完善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利用闲置地建设的党建主题公园,是居民重要的活动场所。“招大社区的基层党组织非常健全,扎扎实实为老百姓服务,在各个方面都发挥了带头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谭秋成表示,招大社区的惠民服务是该社区的亮点之一,从为社区老人提供送餐服务到社区的医疗、教育及居民福利等方面都做得很好,同时该社区的管理非常有秩序,基本上已经实现了与城市的公共服务的接轨。
文/珠江时报记者林一峰图/珠江时报记者戚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