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楼长志愿服务队助力社区建设
电动车零违停社区居民频点赞

■楼长志愿者帮居民挪动电动车。

■金名都(东区)楼长在进行岗前演说。
“核酸检测采样点需要人手,有谁能来帮忙?”“我报名!洲村公园核酸检测采样点!”……近日,在金名都(东区)楼长志愿服务队微信群中,看到志愿服务召集信息后,群成员踊跃报名,包括该队队长陈汉镇。这是金名都(东区)楼长志愿服务队助力社区建设的一个缩影。
组建楼长志愿服务队
“在里水住9年了,见证了这里的变化。”陈汉镇特别提到了住宅小区管理方式的改变。“以前大家都不想管、不爱管,现在是人人共治,相当于共同经营一个大家庭。”也正因这股自下而上的共治“向心力”,让陈汉镇提出了组建小区楼长志愿服务队的想法。
在金峰洲社区党委的发动下,金名都(东区)党员主动担任楼长,经过社区及物业共同物色、引荐,不到6个月,28名热心居民组成了一支楼长志愿服务队。如此高效的背后,源于金峰洲社区的“1334”楼长志愿服务队组建培育模式。
“1334”模式,即由社区牵头,联动社会力量,在小区建立1个楼长机制,通过“政策宣传、传递民声、公益志愿服务”3个特点,实现小区楼长综合能力的3个提升,最终在日常中开展“楼长巡逻日、楼长议事会、便民服务日、志愿活动”4个实践,实现“服务居民、加强楼长队伍建设”的目标。
队伍有了,如何串联起1784户住户的居民力量?工作该如何因地制宜开展?服务如何更具人情温度?队长陈汉镇一直思考着这些问题,他先后组织队员到先进小区交流学习,帮助楼长打开思路,明晰工作方向、工作方法。
“要做好服务,必须先让居民认识楼长、了解楼长,才能相互产生信赖与力量。”在这样的想法下,陈汉镇找到了金峰洲社区党委,在他们的支持下举办了小区楼长岗前演说活动,邀请各楼栋楼长走上台、亮身份,和居民现场交流,分享楼长们接下来的工作思路和想法计划,得到了居民的支持。
社区实现电动车零违停
“队员各有所长,服务应该灵活分配。”出于这样的想法,陈汉镇将楼长志愿服务队细分为沟通组、文案组、巡逻组,以“自行排班”制度,让楼长灵活参与志愿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楼长志愿服务队巡逻组还邀请党员、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成员组建了白天入户调研队、夜间巡逻队,通过近距离了解居民需求,夜间开展安保巡查等,进一步打通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走访过程中,不少居民对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等提出热议,认为小区电动自行车停放混乱,充电分配不合理,这也导致邻里间产生了矛盾。
“每天深夜我都会调好闹钟,下楼检查电动自行车是否在充电”、“电动自行车堆积停放在小区楼栋出入口,对出行十分不便”……面对居民的诉求,陈汉镇组织楼长成员骨干到物业进行协商,将闲置的户外停车区域改造成电动自行车停放及充电区,期间还挨家入户收集登记小区电动自行车数量,确保科学匹配充电使用。
电动自行车停放及充电区改造完成后,陈汉镇还组织队员积极向业主宣传电动车停放及充电相关事宜,并免费为他们提供“挪车服务”,帮助小区短时间内实现了电动车“零违停”,化解了居民间的矛盾,得到了小区居民的点赞。“小事都办好,矛盾就不会产生,小区就会更和谐。”陈汉镇说,接下来,金名都(东区)楼长志愿服务队会继续保持活力、热情,为小区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目标作贡献。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刘伟鹏通讯员/吴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