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9月07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梦里水乡

    • 别样“入学礼” 快乐新学期
    • 退役士兵继续学业最高补贴8000元/年
    • 南有岭南水乡北有农业大观
    • “双减”怎么减大家来畅言

    第02版:重点关注

    • 学业负担减轻了学习热情增加了

    第03版:要闻

    • 醉美里水处处皆风景

    第04版:一周时政

    • 明年里水将添两个主题公园
    • 继续学业有补贴 就业创业有培训
    • 做好技术帮扶 助力乡村振兴

    第05版:融爱社区

    • 面对面宣传防诈 守好长者“钱袋子”
    • 楼长做主持 街坊有建议尽管提
    • 充电安全便捷车主纷纷点赞
    • 突出教育增强温度强调公正文明执法

    第06版:里商视窗

    • 小行业有大作为重研发造就品牌
    • 从普通电工到行业龙头“掌舵人”

    第07版:左邻右里

    • 产业人工红色游 登上游船学党史
    • 义诊送进村护眼学起来

    第08版:生活+

    • 记住这些急救方法关键时候能救命
    • 夫妻过户、子女继承房产……可享受税收减免
  • 数字报首页

03:要闻

南有岭南水乡北有农业大观

醉美里水处处皆风景

2021年09月07日

    ■里水精心打造了“梦里水乡花月夜”新体验。  通讯员供图

    ■里水打造百合花文化周,展示现代花卉产业发展成果。

    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里水鲁岗村骑行驿站、三联书店。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里水贤鲁岛门户景点爱情公园。通讯员供图

    里水镇坚持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将村居串成精品线路,打造全域旅游品牌

    初秋傍晚时分,在里水大洲村,干净整洁的巷子里,燕子在屋檐下时而旋转、时而低飞,村民们从连片菜田里散步归来,满面笑容……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而这一幕鲜活的生活场景,也被画进大洲村里美丽的墙绘。

    走进里水乡村,你会发现,斑斓的墙绘里,讲述着一个个文化故事,如大洲村的燕归田园、赤山村的祝融“小神仙”等,呈现了满载乡愁的风物,画出了人们眼中最美乡村的样子。这是里水镇岭南水乡风情展示画卷,也是里水镇乡村振兴蓝图组成部分。

    自2018年启动乡村振兴战略起,里水镇不仅为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赋予了“一村一品”,还坚持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将12个村居串联成精品旅游线路。如今,南有梦里水乡风情游,北有岭南农业大观园,清新醉美有格调的里水,以独特的风情让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再来。

    南有梦里水乡风情游串珠成链好景色

    “亲水休闲,好惬意,梦里水乡真美啊!”9月5日,来自里水企业的一批新市民来到梦里水乡景区,登上景区画舫,在清爽的秋日里,饱览一河三岸美景。

    作为佛山市“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的起点,里水镇2018年就全面启动乡村振兴工作,明确提出要从“点—线—面”全方位入手,以里水河、金溪河为纽带,打造“南有梦里水乡风情游,北有岭南农业大观园”南北两大连片乡村振兴精品线路,建设南海区连片乡村振兴先行区。

    其中梦里水乡风情游线路以里水河为核心,将沿线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串珠成链,整合河村社区、流潮社区、新联社区、里水社区、赤山村、宏岗村等乡村资源,打造具有生态示范、文化创意、水乡风情特色的最美梦里水乡风景线。

    以岭南水乡游船观光为亮点的梦里水乡景区,就是里水南部梦里水乡风情游线路上的一个特色打卡点。景区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位于里水河一河三岸核心地带,坐拥郁水园、富寿园、书香园、龙情园、艺术河畔五大主题园区,是里水镇建设全域旅游小镇的核心区和示范区。

    景区中三岸风光秀丽,极具岭南水乡文化之美,每一岸的徒步线路都给人不同的体验。如你从景区富寿园出发,经过情浓桥,走上亲水栈道,可见左边是岭南风学校里水中学,右边是开阔的河面及美丽的艺术河畔。沿着脚下一条长长的青葱绿道,你可通向流潮社区连片的花田、美丽乡村、休闲小公园,花丛、小草、拱桥、微风、河流……鸟语花香,清幽怡人。

    当夜色降临,经过精心布置的景区将呈现出另一番韵味。当前,梦里水乡花月夜·里水河流域治理滨水景观提升工程正在施工,以水文化为切入点,进一步融合岭南文化和本土民俗文化,更大程度地呈现岭南水乡特色文化,花与水、灯与楼、歌与舞,交织演绎在里水河上。明年市民就可登上画舫,享受独属岭南水乡的夜间视听盛宴。

    梦里水乡风情随着里水河延伸至南部5个村居,成就了一个又一个旅游节点,例如里水河支线流经的里水社区大洲村,不仅依托农田打造了“原乡里水多彩田园”品牌,还充分利用水网格局,梳理周边水系环境,打造一河两岸游船节点,未来这里将成为一个以人文为主旨的里水田园返乡聚落。

    北有岭南农业大观园田园风光够韵味

    南有里水河,北有金溪河。里水镇以金溪河为纽带,选取贤僚村、鲁岗村、汤村村、小布村、金溪社区等村(社区),通过重点发展乡村旅游、特色观光农业,实施古村活化,打造了集休闲观光、科普体验、民俗文化、特色农业于一体的岭南农业大观园。

    2018年开始,里水镇将文旅发展融入乡村振兴,对贤鲁岛的整体发展赋予了“花海爱情岛、乡野运动岛、艺术社区岛”三大品牌定位。

    贤僚村和鲁岗村的“花”“水”“龙舟”几大元素被挖掘出来,形成了“水中贤僚·梦里桃源”“花径鲁岗·水悦龙舟”一村一品牌。在岛上美丽乡村基底上,沿线植入丰富业态,依托绿道提升,串联起一条精品游线。

    深藏岛中的浪漫粉色贤僚村、活力蓝色鲁岗村成为网红打卡点,一批精品业态如骑行驿站、乡村风物馆、鲁岗村史馆、五郎八卦棍馆等大大丰富了贤鲁岛的游玩载体,将贤鲁岛从简单的“农家乐”变成真正的“乡村游”。

    值得一提的是,里水镇还为贤鲁岛打造了新的门户地标“爱情公园”,紫色的马鞭草盛开满园,被游客美誉为“佛山普罗旺斯”,成为华南新晋网红目的地。

    如今,游客沿着金溪河畔进入岭南农业大观园,可开启一天田园水乡观光之旅。早上从长屋花房出发,到贤鲁岛绿道骑行、赏花、摘果,到特色农庄品尝地道美味农家菜;下午到万顷园艺世界挑选心宜的蝴蝶兰、锦鲤、小盆栽后,走进极具文化韵味的汤南古村,了解深厚的私塾文化;傍晚时分到小布村,在晚霞的陪伴下采摘或者购买农家蔬菜;晚上在精品民宿住上一宿,享受乡间宁静与惬意。

    值得期待的是,规划总长度约20.86千米的贤鲁岛碧道已动工建设,不仅会对沿线景观绿化、建筑物立面、慢行系统进行提升,还将打造观霞公园、田甜花园和田园花海、水岸渔村等九大节点。这条贤鲁岛碧道生态观光旅游示范带将全面提升岭南农业大观园的颜值与内涵。

    四季皆有旅游品牌让你尽赏里水风情

    岭南水乡、花花世界,这是梦里水乡品牌给人的初印象。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全域旅游小镇的打造,里水的乡村逐渐兴旺了起来,文旅氛围日益浓厚。里水镇以“文化+旅游”,形成了一年四季系列精品文体旅商品牌,让更多游客全方位、沉浸式体验里水独特风情。

    例如,里水南部梦里水乡景区一年一度的品牌文旅活动——岭南新春水上花市,今年就精心打造了“梦里水乡花月夜”新体验。河上流光溢彩,地上张灯结彩,市民可以置身于粉蓝色的大乐园中,恣意畅游浪漫水岸,尽享醉美梦里水乡。

    而北部岭南农业大观园里的百合花文化周,更是连续办了10年。10年来,里水以花为媒,打造百合花展览,向外展示里水的现代花卉产业发展成果。今年的百合花文化周,较以往鲜花数量再升级,美陈设置也更精美多样,让广大游客闻香而来,深入领略这个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的魅力。

    一年一度的贤鲁岛徒步活动今年也再创新花样,以岭南农业大观园的传统花海美景为卖点,用潮流艺术包装贤鲁岛,打造了艺术贤鲁乡村徒步月,促进游客与岛内村民、古村落文化的深入互动。这正是里水塑造“岭南韵、小镇味、现代风”的新岭南水乡风貌,打造岭南水乡与小镇韵味共鸣的风情里水的举措之一。

    以时间为轴,里水镇根据四季时节不同的特色,打造了系列旅游品牌活动。其中12月至2月为传统的新春旅游季,里水坚持做优“花、舞、水、乡”系列活动,在推广百合花文化周、岭南新春水上花市、“跳火光乐安康”元宵嘉年华的同时,将传统狮会打造成大湾区狮王争霸赛,做强贤鲁岛跨年活动,形成系列网红IP;3月至5月为艺术季,里水以艺术贤鲁乡村徒步月为游客们呈现岭南农业大观园的现代艺术与田园风情;7月至10月是传统旅游旺季,里水在建设全域旅游品牌的基础上,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11月份为青春季,里水把传统的水乡集体婚礼打造成婚庆旅游产业,并针对年轻人举办花田里音乐节,打造成广佛地区知名的乡村音乐节……

    全域旅游,是里水镇重点打造的四大品牌之一,也是塑造风情里水的重要抓手。接下来,里水镇将继续坚持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围绕“水、乡、花、园”四大特色元素,深入挖掘文旅资源,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创新文旅发展业态,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将里水打造成一个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再来的水乡风情旅游小镇。

    文/珠江时报记者欧林菊通讯员陈淑仪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