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到3.0城乡融合迈大步
里水推动城乡和谐共融,打造“湾区人居新典范”

■里水美丽乡村汤村。珠江时报记者/方智恒摄

■里水镇连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是佛山“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起点。珠江时报记者/黄永程摄

■金峰洲小学(设计效果图)。

■里水以“四共”理念全面推动城乡大融合。珠江时报记者/贡阳摄

从里水大道南驾车拐入碧湖路,沿路可见的近百亩土地已进入了前期整理阶段,得益于紧邻城中心梦里水乡景区的优越位置,这里低矮、连片的村级工业园将变成一个人居环境更好、产业更高端的片区。
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是里水镇城乡融合的缩影。
这十年来,从“美村计划”“公园化”战略全镇铺开,到推动连片乡村振兴实施、连片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再到以“四共理念”推动五大城乡融合示范区建设,从1.0模式升级至3.0模式,里水镇一直在探索破解城乡发展瓶颈的路径。
里水镇党委今年提出“梦里水乡湾区名镇”发展定位,将大力塑造“城市里水”,努力实现“让城市更有城市味,让乡村更有田园味”的城乡“和谐共融”状态,打造“湾区人居新典范”。
1.0模式
城乡环境大提升
如今家喻户晓的“梦里水乡”品牌,给人第一印象是水乡风情浓、生态资源好,良好的人居环境惹人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年来,里水镇党委不断加大投入,挖掘生态优势,坚持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里水南部发展起步较早,以工业为主,村居经济较发达。北部片区以传统农业为主,发展较缓慢。镇内村级工业园多,小而散,大部分企业规模小,产业附加值低,加上住宅区和工业区混杂,导致大部分村居整体风貌不如人意,城区欠缺城市味、农村没有田园味。
早期缺乏统一的规划,里水存在发展质量不够高、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等问题。要突破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上的障碍,找到城乡融合发展的短板与优势,才能做到先人一步。
里水镇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生态资源。自2011年正式提出“梦里水乡”战略后,里水重点抓城乡环境提升,在全镇范围内启动了美村计划,按照镇、村出资比例1:1的方式,运用“一村居一规划一品牌”的策略,对村(社区)的绿化环境、市政管理、路网建设和文体服务进行优化提升,逐渐形成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及优美的田园风光。
此外,里水还通过“公园化”战略,把此前“在城市里建公园”的观念转变为“在公园里建城市”。各村(社区)利用原有的鱼塘、水体或山体打造具有田园气息的休闲公园空间,呈现别具一格的岭南水乡景象。有的村(社区)甚至每个经济社都建有一个公园,大大提升了村民的人居环境。
不仅如此,2015年起,里水还专门在一河三岸核心区打造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梦里水乡景区,同时开发了贤鲁岛生态旅游度假区,并将景区标准延伸至全镇各村(社区),从硬件与软件上两手抓两手硬,推动城乡环境全面提升。
如今,里水全镇建成了54个公园,基本实现“一村(社区)一公园”,打造了一批美丽村庄示范点,基本实现了让里水人“居住在公园里,生活在景区中”的美好愿意。
多年的沉淀,里水打下了坚实的生态基础,这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1.0模式。城市转型升级加速,进一步擦亮了“梦里水乡”区域品牌。
2.0模式
一村一品推动全域振兴
缩小发展差距,拉近城乡距离,仅靠环境提升仍不够。如何才能真正打破南北发展不平衡,推动城乡融合发展?2018年,里水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全面盘活乡村资源,充分发挥基础和优势,从“点-线-面”全方位入手推动乡村振兴。
“点”即村(社区),打造一村居一品牌,让镇内村(社区)美丽乡村,走上特色发展、差异发展、连片发展之路。“线”是以里水河、金溪河为纽带,将沿线乡村串珠成链,打造“南有梦里水乡风情游,北有岭南农业大观园”的精品旅游线路。“面”则向全域,用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全域提升乡村品质,将景区创建全域向村居延伸,将里水打造成“田园、公园、家园”三园合一的南海区连片乡村振兴先行区。
连片乡村振兴先行区的提出不仅是里水建设“美村计划”“公园化战略”的升级版,更是南海打造连片示范区的探索与实践。2018年,里水正式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2.0模式。
“一村一品”有何特色?充分挖掘各村(社区)在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等方面的良好基础和巨大潜力,为每个村(社区)打造一个特色品牌。围绕这些品牌,通过一系列工程、主题色设计等,不仅让每个村(社区)都变美了,还赋予村(社区)更多的内涵与亮点,以此推动村(社区)环境提升、发展提质的同时,形成一种可复制、示范的发展模式。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打造,里水乡村振兴首批12个精品示范村(社区)串联形成南北部两大连片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路,成为了百里芳华最靓丽的风景线、最全面的示范段。南部以里水河为核心,整合河村、流潮、新联、里水等乡村资源,盘活流潮花海、水口水道、红旗湾等生态资源,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和体验活动,打造成具有生态示范、文化创意、水乡风情特色的梦里水乡风景线。
北部以金溪河为纽带,选取山、水、田、园资源丰富、自然生态风光秀丽的贤僚、鲁岗、汤村、建星、小布五个村(社区),通过重点发展乡村旅游、特色观光农业,实施古村活化,建设集休闲观光、科普体验、民俗文化、特色农业于一体,打造为佛山乃至珠三角的美丽乡村示范园、现代农业集聚区以及精品旅游目的地。
当前,里水正在推动两大连片乡村振兴精品示范线路的运营,把南北两个连片示范区真正“活起来”,引导、带动村(社区)间形成“你追我赶”的连片带动示范效应,提升整体的村居产业、环境、治理等,逐步实现全域振兴。
3.0模式
“四共
”理念打造“湾区人居新典范”
近年来,里水推动乡村振兴的力度不断加码,从南海区连片乡村振兴先行区到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标杆镇,从12个精品示范村(社区)到全域旅游小镇,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为了推动城乡高质量融合,里水镇提出了环境共美、产业共融、家园共管、服务共享“四共”理念,并打造五大城乡融合示范片区,此为3.0模式。
“五大示范区”就是以城市社区带动农村社区实现“四共理念”,通过打造金峰洲片区、金旗峰片区、新兴片区、金溪片区、里湖新城片区五大组团示范区,探索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全面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即通过强化五大城乡融合片区的综合治理,包括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社会治理提升、社区服务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将城市治理水平及公共服务水平辐射至乡村,带动乡村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如在金旗峰片区和金峰洲片区中,金旗峰社区及金峰洲社区作为里水的两个新型城市社区,近几年来已探索了一套小区楼盘管理的“433新模式”,不仅凝聚了多方力量对辖区高密度人口进行管理服务,还有效促进新市民融入,提升居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通过发挥片区带动效应,这两个社区将带动周边农村社区如大步社区、草场社区等,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民生服务质量等,城乡实现家园共管、服务共享。
而分别位于这两个片区内的沙涌社区、流潮社区,通过工业园改造升级,大力提升环境、产业,将打造高端产业社区,未来将引入更多的人才及资源,助力促进周边城市社区发展,城乡实现环境共美、产业共融。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五年,里水镇党委将投资14亿元在五大示范片区新建扩建16所学校、幼儿园,不断完善教育硬件配套,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五大示范片区发展。
作为南海区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标杆镇,里水镇将把“五大示范区”探索出来的融合发展经验,复制推广至全镇更多村(社区),进一步丰富“梦里水乡”区域品牌内涵,努力成为“湾区人居新典范”!
文/珠江时报记者欧林菊通讯员陈淑仪朱嘉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