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农户把握时机春耕春种
挥洒汗水 种下希望

■工作人员正在挑选蝴蝶兰种苗。

■农业机器的运用为农户省下了不少功夫。

■农户为花卉浇水。
人勤春来早,春耕春种忙。一年之计在于春。惊蛰刚过,近期雨水偏多,里水农户把握时机开展春耕、春种,在田间地头,农业园区,随处可见农民朋友们忙碌的身影。蝴蝶兰、百合花的种植户正忙着播种育苗,
经过泡出糖分的棠溪甘蔗也悄然种下。得益于里水近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农户种植意识、效益得到提高,不少农户都希望在新的一年能有一个好收成。
走进里水的乡村,目光所及,广阔的田野里机声隆隆,插秧、犁地、播种、浇水、施肥……农民们忙碌的身影,构成一幅美丽的大地织锦春耕图。
在和顺万顷园艺世界附近的耕作区,田间一片忙碌的景象,不少农户正在翻土、浇水和施肥。生菜、大葱等一片绿油油,有村民表示,由于今年天气比较和暖,十分适合作物生长,所以他们不失时机,及早实施今年的耕作计划。
有这想法的有贤僚村农户珍姐,她一家正在田间翻地松土,回收种球。珍姐说,这片地刚种完百合花,计划水旱轮作,早季种一造水稻,以提高地力,为年末的百合花种植打下基础。
珍姐说,在清明前后种植水稻,翻完种球整好土地就差不多了,种了禾收割后,整地再种百合,主要是防止土地咸、有菌,不然年底种植的百合就会容易烂。
“以前只是种菜很辛苦,起早摸黑,钱又赚不了多少,现在种花收入高很多。”珍姐说,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百合管护技术越来越成熟,发展设施越发完善,农民种植的热情越来越高,他们依靠辛勤的劳动付出,尝到了种植的甜头,逐步过上了富裕的新生活。
除了百合花,蝴蝶兰也是里水农业的另一个知名产品,里水蝴蝶兰年产量4080万株,占全国产量约25%,是华南最大的蝴蝶兰生产销售中心,全国每四株蝴蝶兰就有一株来自里水。
在流潮社区的南海花卉博览园的温室大棚内,一片郁郁葱葱,种植户正忙着为孔雀草、长春花、蝴蝶兰等多个品种的花卉播种、育苗。大观园艺工作人员许先生介绍,目前园区的花苗产值在200至300万元之间,大部分花苗已被订购,销往珠海、深圳等地,抢抓在五一小长假期间上市。目前园区内已经投入了4台自动化水车、一条播种流水线等农业机器,帮助工人开展春耕工作。
现在这时节,适合播种的还有里水知名特色农产品棠溪甘蔗,每年的元宵过后都是播种甘蔗的时节。种植过程中需要锄地,将泥土进行翻晒,消杀细菌,将往年种植甘蔗头掘出。再对蔗种进行浸泡,将其糖分泡出,方可进行种植。
棠溪村民莲姐今年种植了2亩多的甘蔗,目前正在进行蔗种的栽种。她对甘蔗种植充满了信心,“目前肥料、种苗等已准备妥当,加上天气的配合,春耕生产没问题!”
近年来,里水借助地缘优势,以改善生产条件、转变发展方式、落实扶持政策为抓手,因应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让许多农户的种植观念和意识发生了转变。以万顷洋片区为例,一些农户从传统蔬菜瓜果的种植,到目前的花卉种植,特别是把握了蔬菜与花卉的种植特点,交叉实施,早季种菜、种水稻,晚季种植高值百合花,从而提高了农业的种植效益。
文/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图/陈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