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套路多 加强防范莫跳坑
近期,冒充老板QQ、微信诈骗、虚假网络投资平台骗局、冒充公检法诈骗等案件频发,对此,佛山市反诈骗中心南海分中心发布紧急预警,提醒各位街坊提高警惕。以下是几类常见电信诈骗案例:
1
冒充老板QQ、微信诈骗
骗术揭秘
●骗子发送邮件,诱导受害者添加假的QQ工作群。
●骗子冒充公司负责人、银行经理,以“银行年检”等理由,建立虚假工作群,拉财务进群。
●骗子冒充“公司销售”,在群里制造交易假象,极具迷惑性。
●公司财务一步一步进入骗子的圈套中。
●财务按照骗子指引,把公司资金转入了骗子账户中。
●骗子套取受害公司账户资金余额。
防骗小知识
企业员工不要向陌生人泄露本公司人员名单、通讯录,避免被犯罪分子利用。企业内部交流群要进行身份核验,防止不法分子潜入。
企业员工请严格遵守公司财务制度。遇到企业负责人或客户提供QQ、微信、邮件等方式要求财务人员汇款、转账的,请当面或电话多方核实。
对陌生账号的大额付款、客户收款账号更改等事项务必提高警惕、多方核实!
不扫描陌生网址链接、二维码,企业要定期对财务人员电脑更新杀毒软件、查杀木马病毒。
2
虚假网络投资平台骗局
骗术揭秘
●骗子以高收益为诱饵,诱导受害人下载注册相关APP,且这些APP在普通应用商店里找不到,都是来自他们发给受害人的链接或者二维码。
●骗子发来清晰明了的操作指南,一步一步引诱受害人进入圈套。
●骗子化身“理财专家”“炒股专家”“金牌讲师”,利用手头上有“内部消息”“大行情”等虚假消息,诱导受害人加大投资额度。
●受害人在虚假平台进行投资后,骗子通过修改平台内容,让受害人以为获得利润,骗取信任,继续追加投资。
●骗子引诱受害人将钱转到私人账户。
●受害人投入大量金额后,骗子就谎称“账户异常”,或直接关闭平台,销声匿迹,致使受害人血本无归。
防骗小知识
面对“低投入高回报”等投资,务必提高警惕、认真核实真实性,切勿相信只赚不赔的“买卖”。
投资理财请在正规平台进行。切勿加入未经核实的投资理财群,切勿轻信群内或投资平台所谓“老师”“专家”的投资秘笈,骗局里除了“你”,很可能都是骗子!
切勿通过不明链接或二维码下载投资理财平台,可以在中国证监会等官方网站了解其资质。
3
冒充公检法诈骗案
骗术揭秘
诈骗分子通常扮演“通信管理局”等角色,骗受害人说涉嫌犯罪,然后制作所谓“逮捕令”“通缉令”“传票”进一步迷惑和恐吓受害人。
接着诈骗分子会打着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的幌子,要求其自证清白或资产清查,要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
甚至诱导受害人和外界隔离进行“洗脑”,发送钓鱼网站的链接,让受害人点击并填写其银行卡号、网银登录密码、支付密码等个人信息;或者远程操控受害人的电脑。
最终诈骗分子盗走受害人所有的钱财,甚至让受害人在各大贷款平台贷款,骗光积蓄外还让受害人负债累累。
防骗小知识
挂断——挂断陌生电话,做到不听;
核实——对于不确定的事情要多渠道去核实;
求助——遇到麻烦要懂得向身边的亲友或公安机关求助。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邓施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