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重新开放
铭记红色记忆 传承爱国精神
珠江时报讯(记者/刘伟鹏通讯员/朱嘉泳摄影报道)12月15日,里水举行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揭牌仪式,南海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潘伟华,里水镇党委书记谭艳玲,里水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麦满良等出席活动。
在导赏员的引领下,参观人员来到里水双拥公园,对园内的历史丰碑墙、复兴大道、双拥园、三味园等进行参观,还进入“红色记忆馆、激情传承馆、铿锵前行馆”三个爱国主义展览馆感受独特的北沙魅力,了解以中共南三花工委光辉历程为主线,党建文化、革命文化、双拥文化,以及新时代设计美学相结合的北沙特色爱国主义文化。随后,潘伟华、谭艳玲、麦满良等领导为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揭牌,并入内参观学习南三花工委旧址的革命事迹和精神,感受红色北沙的爱国主义情怀。
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分为序章、党的诞生、隐蔽战线、革命成果、走进新时代五个展区,步入大门便进入了“序章”,旧址内以珍贵的藏品和历史文字资料,展示了1946年至1949年,中共南三花工委以里水北沙沈村为根据地,开展地下革命斗争的光荣事迹,以此激发北沙村民不懈奋斗的爱国情怀。
在“革命成果”展区内,一组栩栩如生的雕塑令参观人员眼前一亮。原来,这座雕塑复原了时任中共南三花工委书记杜路、副书记陈启锐和率先回家乡沈村办学恢复本地党组织的沈少刚开会的情景。据当地村民介绍,雕塑前都会站满参观的村民、游客,了解和传承北沙爱国精神。
据悉,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是南海保存较好的近代红色革命旧址之一,与里水双拥公园互相呼应,彰显出“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坚定的爱党、朴实的信任”四大精神。在修缮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时,里水以文化保育为目标,采用修旧如旧的手法、将垂脊、草尾按原样修复,花板、砖雕、瓦檐碌筒、滴水、勾头构建等装饰物件进行翻新,既彰显岭南建筑韵味,更增强群众对革命年代的代入感,让其感受到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展馆亮点内容一览
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位于里水镇北沙村沈村革命老区,当年是中共地下党员的据点,党员志士在此以办学为名,开展地下革命斗争。在乡村振兴改造后,全新对外开放的展馆分为五个篇章,包括序章、党的诞生、隐蔽战线、革命成果和走进新时代,处处体现着中共南海组织解放战争时期的艰苦惊险与共产党员不变的初心。
分区介绍
序章
序章展厅主要介绍中共南三花工委成立的背景,叙述作为展馆前身的沈村玉文沈公书塾的历史,以及中共南三花工委建立及开展革命工作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章节1党的诞生
这里讲述1921-1945年,中国共产党党史及中共南海党组织
(早期)发展历程,包括自1921年“五四运动”后,中国共产党诞生及早期发展历程以及中共广东党组织的成立及发展,南海党组织早期革命事迹等。
章节2隐蔽战线
中共南三花工委是如何组织领导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的呢?展厅内,设有珍贵的历史图文资料,让游客能回忆当时南海地下
工作的情况。当年,就在这里,中共南三花工委秘密组建农会,发动“反三征”斗争;成立南三花人民游击队;潜入敌人营垒,开展统战策反工作;开展宣传攻势,准备迎接解放大军……穿过展厅长廊,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
章节3革命成果
随着中共南三花工委领导革命斗争深入,同时配合解放军争取最后胜利,这里展示的主要是当年南海县解放的历史图文资料。
章节4走进新时代
该展厅讲述以南三花革命精神引领新时代党建工作的现实意义,以及新时代党建成果的展示。中共南三花工委历史展现了革命人士勇敢不屈和无私奉献的革命传统,党员群众为民族解放事业而不懈奋斗的爱国情怀。
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开放时间:周一至周五:8:00-12:00;14:30-17:00。预约电话:85605022;18928696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