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五家“邻里图书馆”你附近有吗?
五位“邻里图书馆”馆长签约,里水阅读氛围更浓厚

■张帮海读书。

■何庆丹读书。

■黄海桐看书。

■顾燕丽一家读书。

■陈美凤带儿子读书。
你想过拥有一家自己命名的图书馆吗?不但能一次性借200本书,拥有365天还书期限,还可以与街坊四邻,亲朋好友一起分享阅读的乐趣。
8月10日,里水镇首批“邻里图书馆”馆长签约仪式在里水镇图书馆举行。里水镇文化站站长邓婉媚、里水镇图书馆馆长麦倩姬与何庆丹、张帮海、陈美凤、顾燕丽、黄海桐等5位新任“邻里图书馆”馆长签约,年末将会新增5家“邻里图书馆”。
现场
签约五位“邻里图书馆”馆长
“邻里图书馆”项目是佛山市图书馆在2018年推出的“千家万户”阅暖工程,旨在将公共图书馆资源“搬进”市民家中,搭建“图书馆+家庭”的阅读体系,建立“微型图书馆”,邻里图书馆以家庭为基点向邻里、亲朋提供阅读服务,鼓励家庭阅读资源参与社会共享,盘活佛山市民家庭藏书资源,促进知识交流。
“里水镇读者的阅读需求量很大,图书馆每年人流量超20万次。”里水镇图书馆馆长麦倩姬介绍,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多服务,里水镇现设读书驿站15间,分布在镇内学校、社区、小区、景区等不同地点,为周边市民群众带去书香清风,做到真正的“家门口的图书馆”。
对于此次签约,麦倩姬表示五位新馆长来自各行各业,希望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吸引更多的读者加入“邻里图书馆”,为里水热爱阅读的市民服务。
延伸
两千册新书上架充实馆藏
自2016年3月初开始,里水镇图书馆连续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读者活动,包括亲子国学经典诵读、美学手工坊、“有为讲坛”里水公益讲座、语言艺术培训活动等,深受读者喜爱。
近期,为了丰富读者的阅读选择,馆内上架了2000册左右的新书。除此之外,馆内还有自助借还书机器,实现只需凭身份证就可在佛山市内各成员馆中通借通还全部图书,并且一次可以免费借阅10本;电子借阅区则可以查询馆内书籍,阅览购买的电子图书资源等,大大方便了读者找书、借书、还书等步骤。
五个“邻里图书馆”的故事
背后
馆长:张帮海馆名:慢时光
地址:金旗峰社区
“阅读就是享受慢时光,当书中那些优美的描写、动人的故事在眼前铺开,烦躁的心绪就会慢慢平复下来。”作为里水高中的一名语文老师,张帮海不仅是书迷,还拥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用文字记录足迹,分享内心的温暖。
“我女儿也很喜欢阅读,父女俩总是不时地买书。”家里的读书氛围浓厚,张帮海家里购置的书柜早已塞得满满,饭桌茶几上也总会放着书本,这次碰上“邻里图书馆”如此惠民的活动,自然是积极参加。
张帮海从小学开始就阅读课外书,那个时候读书条件有限,看得最多的是武侠小说。后来到了大学,课堂上老师讲的现当代小说,睡在下铺的同学基本上都看过,这让张
帮海感受到巨大的阅读差距。
“大学4年我的周末基本上都是在图书馆度过。”在此之后,张帮海才第一次真正走进书籍的世界,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个人图书馆成立之后,张帮海准备让女儿帮忙组建
一个读书微信群,把亲朋好友、左邻右里都拉进来,利用周末时间,举办一些阅读会。“我们小区也有好些工作上的同事,大家都喜欢阅读,平时也去图书馆借书,正好借着个人图书馆,分享阅读,享受慢时光。”
馆长:何庆丹馆名:无尽夏
地址:金和社区
“‘无尽夏’是绣球花的一种,花团锦簇,特别美满。阅读也一样,有书陪伴的日子,是丰盈而美满的。”何庆丹平时很喜欢阅读,恰好听闻有“邻里图书馆”的政策,于是就申请了。
“以前和顺图书馆、旧桥南及文体公园的图书馆,我几乎每周日都去,但是现在和顺没有图书馆了,想借书要到里水,很不方便。”何庆丹说。
读书能使人明智,让何庆丹明白阅读不止是兴趣,还能带来力量,是第一次走上管理岗位的时候。当时她为了弥补专业上的不足,购买了五十多本管理类书籍,挑灯夜读从中汲取知识,最终顺利地适应新岗位。
如今,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何庆丹非常重视师生的读
写能力,常常开展阅读活动,鼓励学生们多读书,同时组织青年教师每学期读一本书然后写下心得,不久前还把心得集编排印刷出来了,在她看来,阅读能更好地引导师生成长,推动教育工作。
“我家客厅有两个书柜,打算再添一个,儿子的房间、
客房也有书柜,上面都摆满了书。”每次搬东西,何庆丹个人物品最多的就是书,无论在哪都要有书看。成为馆长后,何庆丹希望把这种精神财富带给亲戚朋友,为他们提供借阅的便利,让更多有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加入到“无尽夏”邻里图书馆。
馆长:黄海桐馆名:同理文海
地址:金峰洲社区
“希望在书的海洋里,同理(同你)通过看书学习懂得做人道理,不忘本,懂感恩。”黄海桐作为地道的广东人,喜欢用谐音,既有趣又醒目,拉近邻里关系,传递正能量。
黄海桐的阅读兴趣始于报刊,以前在士多店看档口,经常利用空余时间看报刊,“那时最喜欢看报刊就是广州日报,一订就是全年。”每天她拿到报纸后第一时间就会看头版,然后再看每日闲情和心灵鸡汤,遇到喜欢的还会剪下来收藏,一看就十几年。
后来,黄海桐开始从报刊转到实体书本,遇上好看的书都会买回家看,主要是养生和哲学类,如《小故事大道理》、《有一种境界叫放下》、《鬼谷子》、《本草纲
目》都是她爱看的。这类书籍也慢慢让黄海桐变得更有同理心,因此她成为里水镇文化志愿队的一名队员,并成立个人调解工作室,帮别人解决困难。
“家里的孩子一般都会在睡觉前阅读半个小时,在孩子小时候我最喜欢就是哄她们看《小故事大道理》,
一开始并不愿意,直至有一次孩子放学回来很高兴地告诉我,考试阅读题是《小故事大道理》的其中一个故事,从此以后她们也喜欢上阅读。”黄海桐成为图书馆长后,将会有更多机会一起享受阅读,同时会将从图书馆借回来的书分派给热心志愿者和小区委员会。
馆长:顾燕丽馆名:书香茶韵
地址:得胜村
“茶与书有着不解之缘,茶能醉人,人在茶韵里显得飘逸而脱俗;书能醒人,人在书香里显得清纯而放达。”顾燕丽加入邻里图书馆的初衷便是可以和邻里、亲朋好友一边享受书香气,一边品尝茶的余韵。
“我从小学开始喜欢阅读,我爸还亲手为我制作了一个书柜,看着里面的藏书越来越多,心里满是欢喜。”顾燕丽在小学的时候,父母为她购买了很多作文参考书,她就把书中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适当地运用起来,久而久之,作文水平也有
所提高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爱上阅读,喜欢读文学类书籍。
“我女儿上学后,我们也为她购置了一个书柜,晚饭后一起享受读书时光。”顾燕丽家里的客厅放置有书柜和桌面小书架,女儿的房间有阅读阁,多次被学校评为书香家庭。
成立邻里图书馆后,顾燕丽计划把从图书馆借来的书籍,放置在另外一个地方,为前来借阅的伙伴们营造舒适的阅读环境,并计划每个季度至少进行一次阅读分享会,让大小朋友在她们家以书会友,以茶品韵。
馆长:陈美凤馆名:秉文化·承智慧
地址:逢涌瑶边村
“馆名是我参加2018年的亲子公益读书会时,读得国学经典后有感而命名的。”陈美凤作为一名志愿服务者,当得知能一次性借200本书后,她马上申请成为邻里图书馆的一员。“不仅能方便邻里好友在家阅读书籍,又能为大家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我4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阅读了。”当时还没有到上学年纪的陈美凤,跟着姐姐来到学校,静静地坐在教室门口,看到语文老师在带读课本时,总会在模仿她的语调、姿态,也是那一刻让她对阅读有了深刻的印象。
“我个人比较喜欢散文以
及诗词,喜欢他们的押韵、更喜欢他们描写手法的魅力。”近几年,因为对阅读的喜爱,陈美凤作为志愿队理事还特意举办亲子公益阅读课堂,让更多家庭参与阅读活动。
接下来,陈美凤将利用邻里图书馆的优势,深入亲子家庭阅读服务。陈美凤计划先从兴趣出发,引导孩子去书中探索答案;其次,选择适合邻里年龄段的书籍让其阅读,循序渐进培养读书的兴趣;再是营造好环境,让邻里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读书;还要安排固定时间,倾听和分享孩子读书心得,促使着孩子去读更多的书,积累更多知识。
文/图珠江时报见习记者刘伟鹏实习生罗志杰通讯员麦倩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