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水启动乡创人才、青商新乡贤培养计划
注入“青”能助力振兴

■里青·乡创人才培养计划暨里水青商新乡贤培养计划正式启动。

■里水乡创人才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什间员工日常培训现场。受访者供图
“就是要在大家心中植入一颗乡村振兴的种子,让大家可以共同找准发力点,共同为家乡乡村振兴出力。”去年12月,里水镇借“政媒商”联合考察学习江浙乡村振兴经验之机,在广大里水青商心里种下的那颗种子,如今终于发芽了!
8月13日下午,里水青年商会2020年会员大会暨第三届理事换届选举大会召开,产生了新一届的会长,并启动了乡创人才、青商新乡贤培养计划,成立乡创人才实践基地,凝聚、培育青年人才、创业者,助力里水乡村振兴。
争当梦里水乡带货人
助力经济发展
里水青年商会成立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第二届理事会带领下,里水青商会汇聚各种能量,激发会员活力,组织了多场活动:参加疫情防控送温暖活动,为抗击疫情捐资助物;联合镇团委多次到敬老院以及独居老人家中送爱心;携手里水镇妇联开展聚爱联盟爱心活动;到浙江学习乡村振兴经验等。
新当选的会长梁伟彬表示,里水青年商会成立至今已经有5年多时间,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吸引了不少青年才俊加入,为本地建设作出贡献,未来要以提升服务水平、增强会员凝聚力为重点,促进会员交流互动,争创区内一流商会,共谋发展大计。
里水镇镇长麦满良表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里水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最美岭南水乡,建设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标杆镇的新征程,青商是其中积极的参与者,希望青商会员争当梦里水乡的带货人,争做艰难困境的逆行者,争当改革创新的弄潮儿,共建青年才俊的大家庭。
培育乡创人才推动乡村振兴
会上,里青·乡创人才培养计划和青商新乡贤培养计划正式发布,红旗酒楼、佛山什间艺术文化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被授予里水镇乡创人才实践基地。
乡创人才培养计划是里水青商针对应届毕业生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提供培训等方式,将学生塑造为德才兼备、吃苦耐劳的乡创人才,回馈社会。
佛山什间艺术文化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里水青年商会副会长聂汶玺介绍,乡创人才培育计划通过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课堂,计划以南海为人才基地,辐射广佛地区,优选品德兼备的大学生进行培养。计划推进后,每年提供至少600个就业机会,以六个月为一个周期,打造人才专业培养体系,培养成功的职业经理人以及公司合伙人。乡创人才培养计划将在此次会议上成立的6个乡创人才实践基地中实施,结合其不同的行业特色,引进人才进行个性化培养。
而里水青商的新乡贤培养计划,则是通过走进乡村实地体验,以真人秀培训、新农村走读、乡村共建等多种形式进行,将在5个月内,让里水青商会员们形成乡土情怀、关注农村、奉献家乡的精神,进而实现各自将优势资源导入乡村的最终目标。
团南海区委副书记张国欣表示,一个成功的青年商会会员应该是事业成功,有工匠精神,把本业做大做强,有责任和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要具备政治意识和服务意识,区团委将做好内部互联,对外沟通,搭建平台促进共同发展。
“如果说你们是一颗颗独一无二的珍珠,那么青商会就是项链,最终希望大家把自己磨碎成粉,涂抹在祖国大地上,振兴家乡。”里水镇党委委员、团委书记刘夏远说,青年企业家是整个里水未来发展中生力军,是中国两个一百年交汇期的见证者、实践者、推动者、受益者。他将里水青年企业家比喻成珍珠,希望青商在里水青商会这个平台上串珠成链,发挥更大的能量,最终为梦里水乡高质量发展注入“青”能,振兴里水。
青商在行动
推动里水文创 投资乡村民宿
自从去年参加里水“政媒商”江浙乡村振兴经验考察学习后,里水青商代表蒲健伟对江浙一带的文创市场、民宿经济、乡村机遇一直念念不忘,更加坚定了他投资家乡的信心与决心,甚至已经低调地为里水打造了一系列的文创产品。
“之前有做文创的初步想法,经过那一次考察,我回来就马上着手去做。”蒲健伟是地道的里水人,从小在里水长大,也看着里水不断发展,对本地有着深厚的感情。眼见近两三年里水环境越来越好,乡村越发美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打卡,却难有特色的里水手信让他们留下印象。因此,今年年初,他就利用自己的广告公司资源,根据里水的文化特色及特产,专门设计了一批文创作品,与里水特产融合,形成里水手信系列,包括有藤编、食品、挂饰等。
文创让里水手信更具地方文化内涵,是宣传推广里水的一种方式。蒲健伟说,作为里水青商,不仅要宣传里水,还要投资里水。近半年来,他与其他青商兄弟也时常会探讨里水民宿的投资,特别是里水精品民宿聚落——理想村第一期招商期间,他专门去了解了该项目的投资模式。
“做好乡村民宿,关键是要在做好配套服务的基础上,探索一种良好的运营模式。”蒲健伟在里水经营有一间酒店,希望理想村建成后可以带动整个里水的文旅配套升级,留得住游客,特别是在配套运营、人才培养方面加大力度,助力里水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旅游小镇。他认为,里水本次推出的乡创人才培养计划和新乡贤培养计划就很有针对性,可以吸引更多的本地或者周边的年轻人回流里水学习、创业,这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
搭平台引人才
吸引年轻人回归乡村
与蒲健伟的创业、投资经历不同,今年25岁的梁耀杭毕业后从广州花都来到里水,经历了系列的专业培训后,从一名普通院校的大学生蜕变成为佛山什间艺术文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什间)的合伙人。对于很多同龄人来说,他不仅练就了一身的本领,还已在里水找准了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梁耀杭是什间从校招回来的大学生人才,他出色的工作能力,勤奋肯干的态度,以及优秀的业绩,让他迅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管理人才,最终用两年时间成为什间的合伙人。
什间是涵盖娱乐体验、美学生活品、展览、讲座与餐饮的复合业态文化艺术空间,也是一个综合的兴趣社交平台,致力打造沉浸式场景体验,让品味具象化,并探索出适合当代的富有生命力的生活模式。这几年来,什间结合自身发展需求,通过系统的培训课程,为不少年轻人传授了花艺、品酒、管理等多方面的技能,经过培训的人才不仅可以在什间获得有发展前景的岗位,更可以成为什间合伙人。
什间是乡创人才培养计划落地的载体之一,首批6家乡创人才实践基地将整合培训优势资源,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到里水,为里水乡创输送人才和提供服务。
如何吸引年轻人来到里水学习、创业?以什间为例,该乡创人才实践基地设置了完善的人才培育机制,推出了“梦想合伙人”计划和超额奖励的股权合伙人计划。“像我们公司的楼面主管、领班之类的岗位,他们通过培训,达到标准以后可以成为花艺小老板、酒吧小老板等,这就不只是打一份工。”聂汶玺说,当学员、员工成了小老板,与什间就不是以前的雇佣关系,公司会给他们提供设备,双方采取营业额分成的方式合作,这样既降低了年轻人的创业成本,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
文/珠江时报记者陈志健欧林菊通讯员朱嘉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