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未取得专业资格不可开展卫生技术操作

健康南海

南海普法
案例 1
护理专业毕业生未获资格证独立上岗被处罚
案情回顾
毕业季,各大医疗机构纷纷向医学、护理院校的毕业生伸出橄榄枝,提高医疗服务软实力。但是在今年4月底,执法人员对某民营诊所聘用刚毕业的医学生独立从事卫生技术操作的情况进行了立案调查,且经过连日来的充分调查取证,核实其违法行为后依法发出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原因是在日常监督检查时,执法人员发现该诊所内一名刚毕业的护士对患者进行输液和换药等诊疗规范规定的护理活动,而现场并无其他执业护士对其进行指导或者带教。经询问,该护士承认自己独立上岗开展护理操作已有十余日。她告诉执法人员,她是去年的毕业生,取得护理专业的《毕业证书》,但今年才报名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截至检查当日,仍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
部门说法
医、护毕业生虽然经过了专业的学习,但未取得相应的专业资格不可开展卫生技术操作,否则,将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罚并作记分处理。护士执业资格应当按照《护士条例》的要求予以认定:只有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才具备护士执业资格。为保障就医安全,南海区卫生健康局提醒广大市民就医时,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
案例 2
网红店也需证照齐全
案情回顾
随着自媒体的迅速崛起,各种网红店进入了我们的衣食住行之中。近日,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某网红美容美甲店的推广信息,决定前往一探究竟。
从门口看,这是一家小小的网红甜品店。进入里面,发现竟设置了美甲台、美容仪器、美容客房,现场还有美甲师正在为顾客服务,原来这是一家集美容护肤、美甲、化妆和下午茶一体的综合店。随后,执法人员在该店前台调阅到顾客美容美甲消费记录档案,涉事的美容师和该店负责人均承认在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为顾客提供美容美甲服务的违法事实。执法人员责令该店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依法对该店无证经营违法行为立案查处。
部门说法
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第四条的规定,国家对公共场所实行“卫生许可证”制度。根据规定,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持有“健康合格证”方能从事本职工作。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共卫生的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南海区卫健局提醒广大消费者,面对各式各样的网红店,务必选择证照齐全的门店才能明明白白、安安心心地消费。
信息推送
12月9日至12月22日,逢周五到周日,南海区普法办、南海区卫生健康局将联合举办“健康南海法治引航”微信学法大赛,参与游戏答题有机会获得华为平板、微信红包等丰厚奖品,详情可关注“南海普法”、“健康南海”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