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我的坚强后盾”
医务人员朱鲜花讲述家人默默支持自己开展防疫工作的动人故事

■朱鲜花在登记信息。
珠江时报讯(记者/沈芝强通讯员/陈俊奇摄影报道)测温、指引、登记、核实、打针……医务工作者每天都在忙碌着,确保全镇疫苗接种工作有序进行。截至6月19日16时,九江镇累计接种疫苗277495剂次。这个数字的背后,离不开医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更离不开医务工作者家属的默默支持。
今年39岁的朱鲜花是南海区第九人民医院的护士,也是该医院疫苗接种点现场协调负责人,其丈夫汪鹏也是该医院的一名医生。自九江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后,她和丈夫就放下“小家庭”,全身心投入到“大家庭”中,竭尽全力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偶尔需要帮忙接种疫苗,但更多的是负责协调工作。”朱鲜花说,她主要负责接种疫苗现场协调工作,如哪个工位缺疫苗,哪个岗位需要志愿者等,都需要她协调。
“每天,她都是最早来到疫苗接种点的人,晚上也最迟走,有时候早上6时许就要到医院协调各方面工作,最晚凌晨两三点才能回家。”朱鲜花的同事芸姐点赞道。
对此,朱鲜花却觉得没什么,认为这是自己的本份工作,“只有提前做好各项工作的准备,才能更高效地完成当天的疫苗接种工作,才能共筑防疫长城。”
医院、家庭两者之间,朱鲜花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前者,因此照顾家庭的时间少了,但她的家人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把家庭照顾得很好。“我很感谢我的婆婆,如果不是她的支持,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朱鲜花怀着感恩的心说,她的小儿子今年不到4岁,大儿子正在上初中,“我已经连续好几个星期没见过大儿子了,晚上回到家他已经睡了,上班的时候他还没起床。”朱鲜花说着说着,声音哽咽了起来。
而她的小儿子平时最黏人,之前见不到妈妈睡不着觉。“但现在陪伴少了,他都不需要我了,只要奶奶陪睡。”朱鲜花十分无奈,只能这样安慰自己:这是孩子长大了,懂事了,懂得体谅自己了。
“无论我多晚回去,婆婆都会起床问我饿不饿,并帮我准备好吃的。”朱鲜花说,有一次她凌晨2时回到家,婆婆特意起来给她煮宵夜,让她深受感动。
在朱鲜花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期间,她的公公和婆婆承包了家里所有家务。“有一次我想洗碗,公公就叫我放下,让我好好休息。”朱鲜花说,她非常感激家人的支持,正是有他们,自己才能坚持下来。
还有一件事让朱鲜花印象深刻,当时她的公公骑自行车接送小孩时,小孩脚擦伤了。家人为了不让她担心,只告诉她的丈夫,避免她工作分心。“家人是我的坚强后盾,他们的付出我都看在眼里,等疫情结束,阳光正好的时候,我要好好报答他们。”朱鲜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