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6月23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 两大项目落户九江 总投资超 15亿元
    • 厂房违建存隐患 当场要求拆除
    • 认真查漏补缺做好防汛准备
    • 新闻速览
    • 党员干部扛大旗筑牢战疫坚强堡垒
    • 践行“枫桥经验”走好“群众路线”
    •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打造幸福儒林之乡

    第02版:重点

    • 小船接驳大船 破解企业出口难题

    第03版:重点

    • 党员干部扛大旗 筑牢战疫坚强堡垒

    第04版:城事

    • “你们是我的坚强后盾”
    • 路遇老人摔倒在地退伍军人果断扶起
    • 以爱之名 花式“炫”父

    第05版:村居

    • 践行“枫桥经验” 走好“群众路线”

    第06版:村居

    •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打造幸福儒林之乡
    • 果实能洗衣服能当药这棵树曾是村民的宝贝

    第07版:法制生活

    • 维护考点周边环境部分路段实施管制
    • 设黄码专用采样点24小时提供服务
    • 路灯故障缺亮城管协调修复
    • 反诈 APP及时预警5万多元保住了
    • 电线掉落存隐患 网格员快速处理
    • 刷老人卡搭公交即可识别粤康码

    第08版:生活服务

    • 安全用气,这些知识要牢记
    • 养护心脏调情绪夏至养生有妙招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08:生活服务

养护心脏调情绪夏至养生有妙招

2021年06月23日

养护心脏调情绪夏至养生有妙招

6月21日是夏至节气。夏至前后天气炎热,容易出现中暑和心脑血管问题,此时自我保健尤为关键。专家介绍,夏至养生应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征,留心守护阳气,着重养护心脏调节情绪。此外,夏至空调已普遍开启,市民夜间睡眠要注意调节温度,避免患上“空调病”。本期盘点夏至养生的注意事项,以及推荐几款食疗方,一起来了解。

夏至阳气达最盛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个节气,自太阳黄经达90°时始。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夏至之后,标志着盛夏的到来,高温酷暑天气时常出现。

专家介绍,从中医养生角度,夏至是人体阳气最旺的时节,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一方面要顺应夏季阳盛于阴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另一方面,正如俗话所说的“夏至阴生”,尽管天气炎热,可阴气已开始生长,此时盛阳覆盖于其上,阴气始生于其下,阴阳交替,人体容易患各种疾病,所以合理的养生保健非常重要。

适度运动调情绪

嵇康在《养生论》中说:夏至“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意即在炎热的夏天,不应当被炎热扰乱心神,使心境烦躁,否则会使身体感到更炎热。

专家指出,夏至时节运动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清新的地方,运动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佳,不宜做过分剧烈的运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易损阳气。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以补心,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等多种疾病。

晚睡早起调室温

夏至日长夜短,专家称,为顺应自然界阴阳盛衰的变化,一般宜晚睡早起,但晚睡也不宜超过晚上11时,并要利用午休来弥补夜晚睡眠的不足。老弱者则应早睡早起,尽量保持每天有七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空调的广泛使用,盛夏“空调病”在这个时节较为常见,尤其是体质较弱的儿童、老人以及职场上打拼的女性白领,容易因室内外温差较大或空调风口直吹头脸、颈肩、四肢关节等部位而引起不适。

专家提醒,空调温度不宜太低,最好为27~28摄氏度。儿童晚间睡眠应穿着轻薄透气的长衣裤,重点保护肚脐、肘关节、膝关节等部位,免受风寒。女性白领要根据个人体质穿衣保暖,勿过分贪凉。女士和老人也要注意踝关节保暖,避免足跟疼痛。

预防中暑多饮水

夏至时节,天气酷热,人体消耗过多容易感到全身困倦乏力,严重者会出现头痛头晕甚至中暑的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这一时节气温高,人体只能通过排汗来散热,使人体内的水分大量流失,此时若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使人体血容量减少,大脑会因此而供血不足,进而造成头痛头晕,而人体出汗时体表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会流向体表,这种血液的再分配也容易引起低血压。

专家指出,市民在中午前后高温时应减少户外活动,做好遮阳、降温、通风等防暑措施,避免过度疲劳,不要等口渴时才记得饮水。出汗过多时不妨多吃钾含量丰富的食物,并适当在饮水中加少量盐,以补充体内微量元素。

饮食调养尝点苦

专家介绍,夏至时节气候炎热,人体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苦味食物或杂粮以寒其体,不可吃过热性食物,以免助热。中医认为“苦入心”,苦瓜、芹菜、莴笋等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开胃的功效,可以多吃。也可多喝点苦丁茶,有清心降火的功效。

此外,食用生冷水果、喝饮料要适量,应尽量少吃,以免损伤脾胃。如果胃口不佳,可适当以粥品代替主食,达到生津止渴、补助阳气之功。

夏季养生食疗方

冬瓜荷叶汤

功效:清热解暑,利尿除湿,生津止渴。民间用来治疗暑期口渴心烦、肺热咳嗽、口疮等症。

材料:冬瓜500克,新鲜荷叶一张,盐适量

做法:将荷叶洗净切丝,冬瓜去皮、去瓤及籽,切成块状,再把荷叶和冬瓜一起放入汤锅中,加5碗水,大火煮沸后改小火熬煮,再放入盐等调味料即可。

荷叶茯苓粥

功效:清热解暑,宁心安神,止泻止痢(对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者亦有疗效)

材料:荷叶1张(鲜干均可),茯苓50克,粳米或小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荷叶煎汤去渣,茯苓、粳米或小米加入药汤中,同煮为粥,出锅前入白糖。

薏米赤豆汤

功效:清热健脾,利湿轻身。

材料:薏苡仁、赤小豆各30克,红枣5枚,白糖1匙。

做法:薏苡仁、赤小豆洗净入锅,加水2大碗,小火慢煮1小时后,加红枣、白糖,再煮30分钟至豆烂即可食用。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刘浩华来源/佛山市中医院微信公众号图片来源于网络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