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1年01月06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 管道送气到家 告别“扛罐上楼”
    • 加强科技研发 助推现代农业转型
    • 每周有“数”
    • 加强精准宣传提升高学历青年应征率
    • 小小明信片绘出九江特色
    • 节目够丰富街坊欢乐迎新年
    • 免费领纸巾?小心是骗局

    第02版:城事

    • 龙狮跃然纸上 鱼花欢跳画中
    • 摩电安全知识送进厂企
    • 下午喝了酒晚上仍醉驾

    第03版:重点

    • 划龙舟 猜灯谜 欢歌劲舞庆新年

    第04版:策划

    • 街坊们怎么过元旦?来刷刷朋友圈吧

    第05版:乡村振兴

    • 环境黑点较多 垃圾乱堆常见

    第06版:法制

    • 兵分两路突查 把好安全关口
    • 扫码免费领一箱纸巾?别信!
    • 乘客丢失电脑 车长物归原主
    • 司机偷倒建筑泥土网格员识破抓现行
    • p63
    • p65

    第07版:生活

    • 小寒养生重在“藏”
    • 防寒保暖知多D
    • p67

    第08版:儒林文学

    • 古村烟桥
    • 家乡修路记
    • 秋日物语
    • 童年
    • 秋之南海
    • p39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08:儒林文学

家乡修路记

2021年01月06日

◎文/李海玲

2018年过年的时候,听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村里年后要修马路了!这在很多人看来是很平常的一个消息,可能不会明白我为什么会这么兴奋。待我娓娓道来,大家或许能理解几分。

我印象中,这是我家乡(云浮一个乡村)第二次修路了。第一次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大概是在读学前班(小时候我家乡没有幼儿园,于是就设了个学前班,以过渡到小学生活)的时候。那时我们只能走泥路,看见有人来修路,对水泥、沥青之类很是感兴趣,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总免不了要驻足观看一番。后来路修好了,村民们的心情也舒畅了起来。

好景不长,过了不到十年的光景,那条路就变得凹凸不平了。天气晴朗的时候,尘土飞扬;一到下雨天气,便是淤泥堆积。本来这个偏远小镇的交通还算便利的,有一趟客车一天来回两趟,早上有一台肇庆车路过,中午有一趟佛山车经过。这对于大山里的人来说,已经足够了,因为家乡的人们过的是自给自足的生活,不需要经常外出。可是,路烂了之后,这里却慢慢变得闭塞起来了:一天来回两趟的客车都不“光顾”这个小镇了,现在仅剩下一辆市区的车,只开早上7点,到了家乡附近的那个高速路口,回来我们那个小镇的乘客就下车,转乘另外一辆小面包车,历经一路的颠簸,才能回到家。

还记得上次中秋回老家,我把我工作所在的丹灶附近的车站都查了个遍,全部没票。后来,在朋友圈刷到表哥正在广州。于是,我便马上联系他,坐了他的顺风车回到云浮城区。回到时城区已经没有车回家了,就等爸爸下班。回到家时,已经晚上八点。想想这一路,也是坎坷,短短一百多公里,居然走了一天!

还有一次,顺风车还没下线之前,我约了一次顺风车,是一个广西的司机。至今我还记得那个司机的话:我们广西都没有这么烂的路。

如今,看着这修了一半的马路,看着小车、摩托车经过时飞扬的尘土,看着家里家具上面蒙着的一层层灰,我不禁想:希望这次修的路能撑久一点,让我们的回家之路不再艰难!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