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09月16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 九江企业抱团亮相国际家具展
    • 每周有数
    • 动手扫街巷全民撑爱卫
    • 旧蚕房变体验馆 带你重温农耕岁月
    • 九江多管齐下巩固创文成果
    • 道德人物宣讲事迹感动街坊
    • 绿茵场上对决展示村居风采

    第02版:重点策划

    • 创文明齐参与 城市美风气正

    第03版:左邻右里

    • 照顾患病妻子 14年 他的事迹感动全场
    • 《慈善法》知多D
    • 垃圾堆成“小山”网格员协助处置
    • 360顶安全头盔送给城市美容师

    第04版:乡村振兴

    • 环境大改善 6个村居上红榜

    第05版:关注

    • 绿茵场上展风采

    第06版:社区视窗

    • 校园警报响起 萌娃有序疏散
    • 110幅抗疫书画亮相吴家大院
    • 上街派传单现场说“两违 ”
    • 塑料瓶变花盆巧手扮靓家园

    第07版:儒林文学

    • 最美是烟桥
    • 金秋情愫
    • 多情的秋
    • 那时候在飞机上
    • 秋
    • 在海寿岛

    第08版:健康九江

    • 凭证丢了能否享受“三包”?
    • 秋季脱发严重 6个妙招帮你
    • 三减三健 远离慢性病
  • 数字报首页
上一篇 下一篇

08:健康九江

秋季脱发严重 6个妙招帮你

2020年09月16日

雄性激素过多、生活作息不规律、压力过大、饮食不健康等因素已成为不少年轻人未老先“秃”的主要原因,而秋冬季节气温下降,天气干燥,头皮中的油脂较少,脱发问题会更突出,一起来看看怎么应对吧。

三大现状

●出现头发问题而要问诊的人群逐年增多,且以年轻人为主。

●休止期脱发(多种应激因素引起的正常休止期杵状发过多脱落,例如紧张、生活不规律、熬夜、过度减肥)的患者比例高;

●雄激素性脱发、斑秃的就诊人数逐年升高。

头发出现异常的原因

●没光泽,可能是甲减

排除经常烫发染发、熬夜等行为影响,如果一段时间内头发光泽变差,可能是甲亢或甲减所致。

如果同时还有不明原因的疲劳、体重增加或减轻,需及时就医检测甲状腺功能。

●脱发,可能是压力大

一般情况下,人每天掉100根左右的头发都算正常,且不会影响发量。如果头发一梳就掉,或每次洗头都成把脱落,就需要重视。

压力过大是导致脱发的最常见原因,但也可能是哺乳期大量掉发、患有某些疾病或服用药物等情况所致。

●发质干枯、变脆,提示营养不良

毛发基本是由蛋白质构成,身体长期缺乏营养素,也会导致头发营养不良,不但脱发更严重,头发还可能出现分叉、干枯、易断等情况。

●头发白得快,可能受心情影响

我国唐代诗人李白《秋浦歌》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用夸张手法展现了头发与情绪的关系。有研究表明,心情郁闷苦恼时,白发也会随之而生。生活中,因生活遭受重创或打击而“一夜白头”的例子并不鲜见。实际上,“少白头”虽多与遗传基因有关,但工作压力大、情绪不稳定、熬夜等也是关键诱因。

防脱发小妙招

1

注意饮食均衡

要远离“重口味”食物,增加膳食中谷物、蔬菜、水果的比重,多吃对头发有“滋补”作用的高蛋白类食物,如牛奶、瘦肉、家禽和鱼类。

2

洗头时别用指甲大力挠

头皮很脆弱,用“抓头”的方式洗头发,可能会越洗越痒。加上指甲缝容易藏匿细菌,如果挠破头皮,细菌进入容易造成感染。正确的洗头方式是用指腹以划圆的方式慢慢洗干净。

3

不要频繁染发

市面上烫发使用的产品多含碱性成分和氧化剂,频繁使用会破坏头发表层,导致头发变黄、发脆,失去弹性和光泽。一般情况下,两次烫发的间隔时间不能少于半年。

4

注意防晒

和皮肤一样,头发也需要防晒,过多的阳光照射会使头发干燥易损。建议夏天选择含有防晒成分的护发产品,或出门戴遮阳帽。

5

坚持用温水洗发

有人喜欢用很热的水洗头发,这种做法会损伤头皮的皮肤屏障,导致大量头皮屑产生,同时还会伤害毛囊和发质。建议用温水洗发,水温40摄氏度左右最适宜。

6

调整心态

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经常运动,放松精神,有利于头发生长。

整理/珠江时报记者朱明菲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