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城多个社区学院义教班结课,特色课程丰富青少年寒假生活
编织中国结 弘扬传统文化

■社区青年骨干教孩子们做中国结。

■分组讨论学习。
古色古香的民间手工课堂、翰墨凝香的书法培训、内容丰富的知识科普……1月13日,桂城多个社区学院义教班结课,共为600多名青少年提供了教育服务。义教班结合传统文化、岭南风尚等元素设计课程,党员志愿者、团员志愿者、“创熟”同路人、巾帼力量等携手同行,丰富青少年的寒假生活。
义教课程内容丰富
在党建引领下,同德社区运用三级党建网格,以创建“熟人社区”为抓手,发动青年团员参与社区建设,延续“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治理新青年”精神,开展中国结手工编织义教班,让社区青年学习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结有许多结式,不同的样式代表不同寓意。”在同德社区初心驿站,青年骨干孟老师一边解说中国结的种类、寓意,一边展示结绳技巧。孩子们认真观察学习,透过一根根红线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
每年的寒暑假,同德社区都会根据居民需求及新市民文化特点开设义教班、阅读会等,营造浓厚的书香文化氛围,积极动员街坊邻里、亲子家庭参与,织密社区熟人网,也让新市民从中感受到温情。
丰富的课程也在桂二社区呈现。1月初,桂二社区发动“创熟”力量,整合资源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义教课程。社区大学生协会的青年骨干多次碰头,策划课程,与党员志愿者、巾帼志愿者一同开展教学活动。针对寒假儿童安全问题,社区党委邀请社区警官与居民骨干助教,结合案例普及居家防疫、交通安全、防诈骗等知识,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培植社区治理文化
“寓教于乐,创新融合”是桂城各个社区举办义教班的普遍实践形式,青年“创熟”力量的加入更是让义教课堂增添青春活力。翠颐社区的垃圾分类机器人知识科普班、少儿硬笔书法课堂,花苑社区的“桂花树下”阅读营等一系列社区学院义教课程中,都有着“创熟”同路人热心参与的身影。
13日,多个社区寒假义教班结课,授课期间得到众多居民骨干志愿者的支持,约为625名青少年提供教育服务,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孩子今年放假早,有了社区的义教课程,假期变得丰富多彩。”家长廖女士说。
未来,桂城将继续利用书香文化、社区学院、新型邻里节、“创熟”宣讲会等系列品牌培植社区治理文化,把服务群众与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以丰富的基层文化泽润民心,发展更多“创熟”同路人,进一步推动社区善治,创建“熟人社区”。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冬冬通讯员王小姬何茵锜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