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个关爱服务项目完成年度评估
桂城集结100多名专业社工对项目进行整体考查

■专业社工与项目社工交流。
集结100多名专业社工、开展58场线上+线下评估……近日,桂城街道完成2022年度关爱服务项目评估工作。专家们从执行机构管理制度、项目运营管理和项目产出成效三个方面对每个项目进行综合性评估,桂城街道社区矫正服务“风信子”行动项目和桂城街道平胜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服务项目等得到专家的认可。
■以评促建推进关爱项目提质提效
为了适应桂城街道关爱服务项目的实际,本年度评估指标优化升级,继续强化“以评促建”,集结100多名珠三角专业社会工作师资力量对项目进行整体考查,针对性提出改进建议,开展了2场评估说明会、2场评估总结会和58场项目评估工作。
为什么要花大力气开展评估工作呢?发展至今,“关爱桂城”建设已有13年,以购买服务项目促进基层治理,全年投入约1300万元,购买58个关爱服务项目,覆盖社区社会服务、矫正社会服务、心理支援服务等8大领域,进驻42个社区,超60万人次受惠。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作为桂城社会治理的中坚力量,我们希望在评估工作的推动下,关爱桂城服务项目能立足桂城街道社会服务现状,回应社区发展需求,积极提炼服务模式和经验,推动桂城街道关爱服务项目纵深化、品牌化发展。”桂城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次参与2022年度评估的项目有58个。其中,参与中期评估的有28个,参与末期评估的有30个项目。属于社区治理类社会工作项目占比约为70%,其他包含家庭社会工作项目、青少年社会工作项目和医务社会工作项目等占比约为30%。评估专家从执行机构管理制度、项目运营管理和项目产出成效三个方面对每个项目进行综合性评估,对不同的项目服务内容提出个别化意见,推进关爱项目提质提效。
■吸纳意见不断优化完善服务细节
社工曹素金跟进桂城街道尖东社区发展服务项目已有2年多时间,该项目以培育楼长志愿者探索居民自治管理新模式为服务目标,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手法,以培育楼长志愿服务队为抓手,搭建“社区+物管+社工+楼长”沟通平台。如今尖东社区已成功培育出楼长111名、楼长骨干16名。
“2020年项目评估的时候,专家对我们楼长制度提了意见和建议,比如楼长老龄化、部分楼长积极性不高等。”曹素金说,评估结束后,专家组将专业意见写入《桂城街道关爱服务项目进度报告》中的“评估总结”部分,并就下阶段项目的细化服务提出意见和建议。
“随后,我们对楼长制度进行了优化,如针对部分楼长积极性不高,如何调整和重新激发他们参与服务的激情。”如今,尖东社区发展服务项目已建立起支撑楼长日常运作的管理制度,协助楼长自治服务走上正轨,成效显著,楼长项目已成为尖东社区的品牌项目,带领居民参与解决小区问题,实现社区和谐自治。
■专家点评高度评价关爱桂城整体服务
本年度评估工作邀请了张妮、郝雪云、彭显荣等高级社会工作师作为评估专家,还邀请了吴伟、耿强巍、陈敏静等具有多年实地评估经验的评估专家,为评估工作的专业性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相较于珠三角其他城市,桂城的关爱服务项目有着政府坚持多年投入、服务范围和人群多样、服务项目主题丰富,服务成效显著等特色。”评估专家吴伟说,如桂城街道平胜社区家庭服务中心服务项目以“1+6+N”(1指党建引领,6指6个服务阵地,N指多种服务形式)的服务模式,从社区教育、家庭教育进行介入,挖掘培育了一批年轻妇女,发挥年轻妇女群体内生动力,关注家庭成长,营造社区教育氛围。
此外,从关爱桂城服务项目整体来看,政府部门、村居、企业、居民的参与度较高,且能链接的社会资源很丰富,如桂城街道社区矫正服务“风信子”行动项目联动了南海慈善会、桂城美术馆、南海天河城、社区卫生服务站等资源,是对“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有益探索。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曾蓉通讯员陈绮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