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熟”让同德社区南五路ABC小区大变样
违章搭建不见了 康乐设施装起来

■南五路ABC小区里增加了运动康乐设施。
“昔日小区里污水横流、蚊虫滋生、停车混乱,楼顶还有大量违建。现在这些已成过去式,很感谢政府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支持。”在同德社区南五路ABC小区生活了20多年的居民、街坊志愿互助会会长龙建明说,他现在的愿望之一,就是小区能尽快引进规范物业服务团队,对新家园实施长效治理,给居民更幸福的生活。
昔日脏乱差没人愿意“站出来”
同德社区南五路ABC小区建成于20世纪90年代,毗邻南海体育馆、千灯湖、保利水城等,地理条件优越,交通生活便利。然而,出租率高、无物业管理,使这个只有三栋单体楼的小区公共秩序一度处于混乱状态。
公共设施设备老旧破损失去原有功能、树木绿化失管导致杂草丛生、楼顶违章搭建影响楼宇安全、电线乱拉乱接隐患多、堆积杂物霸占公共空间、车辆乱停堵塞消防通道、楼道卫生清理不及时影响生活环境……这些管理缺失的现象不胜枚举。
“以前小区的脏乱无法形容,楼梯一个多月都没人清扫、垃圾桶也不及时清倒,臭味四散,甚至有老鼠白天爬进家里。”龙建明说,20多年来他看着小区环境变差,曾多次联系街坊邻里想法解决,但却没人愿意理会。
2017年开始,同德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服务,‘创熟’推动基层善治”治理思路,以公共需求为切入点激发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鼓励居民走出家门参与志愿服务,增强楼道居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培养居民的公共精神与自治意识。
以“创熟
”凝聚合力推进旧改
经过3年来的有效自治,南五路ABC小区被纳入2021年桂城街道老旧小区的改造范畴。去年元宵佳节,同德社区党委以“创熟”为抓手,动员党员居民、热心业主成立南五路ABC小区的旧改前期筹备“先锋部队”,通过入户送汤圆的方式,把“旧改”好消息一并传递到“小区的最后一米”,从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3类需求征求居民意见并合理修改改造内容。同时,以楼道为单位,由小区街坊志愿互助会作为骨干力量组建的“旧改工作居民联络队”也同步成立,他们宣传发动、收集民意、制定小区改造需求分析意见表、联系上级部门等,大力推进南五路小区的升级改造。
改造期间,居民、社区、部门、施工方多方联动,协调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其中包括小区楼顶公共空间及首层单车房改建商铺的私占乱堆杂物、违章搭建等困扰小区居民多年的问题。
在同德社区党委的组织下,驻点团队与相关部门召开南五路ABC座公共空间违建整治联席会议,街坊志愿互助会代表与业主多次沟通,社区党委大力派发“三清、三拆、三整治”通知……经过多方努力配合,业主们终于“化开心结”,拆除工作也得以顺利进行。
此外,小区还有停车位优化布局、电梯井位协调、施工过程协调等亟待处理的问题,居民们积极参与,施工单位与社区也及时有效地回应居民诉求,共同推进旧改工作又快又好开展。
成立红色业委会规范小区管理
“现在小区面貌好了很多,卫生环境有保障,而且小区里还增加了运动康乐设施,虽然牺牲了部分停车空间,但是居民们更乐意到‘小公园’里玩耍休闲。”龙建明说,昔日“死气沉沉”的小区因这次改造焕发新活力,新增的公共空间也改变了居民“出家门就离开小区”的生活方式。
有了环境美化,居民们日渐明白,改造老旧小区不仅要改硬件设施,还要完善软件管理,其中就包括小区后续的有效管理。在社区党委引领下,龙建明带领街坊志愿互助会居民开展了历时半年的选举,终于在今年3月8日成立南五路ABC小区第一届业委会,由党员、楼长和热心居民担任小区治理骨干。
有了红色业委会的“加持”,引进规范物业服务团队对小区实施长效治理目前也提上日程。“现在小区还是半封闭状态,仍有安全隐患,管理也没有很及时,现在最希望的是尽快引进物业公司,对小区进行封闭管理。”龙建明说,这也是大部分居民们的呼声。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邹韵斯通讯员/林锡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