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庭
文明家庭创建 编者按 桂城街道妇女联合会和桂城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今年联合开展寻找2022年桂城“最美家庭”活动,最终命名30户家庭为2022年桂城街道“最美家庭”。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在平凡的岗位和生活中,恪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用心书写一个个爱的故事。
韦伟家庭 夫妻并肩作战是最大的浪漫 ●推荐单位:桂城医院 ●事迹:同是医护人员,韦伟和妻子成志娟奋战在抗疫一线,大规模核酸检测、新冠疫苗接种,紧张繁忙的工作让生活变得充实。尽管在同一个战场,但夫妻俩几乎一天都碰不上面,而背后支持他们的是家庭的力量。相互包容、相互扶持,珍惜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温馨时光,便是最大的幸福。 2013年,韦伟大学毕业后来到桂城医院,成为一名妇科医生。随后与同事成志娟相识、相爱,组成家庭,并有了可爱的女儿。作为医护双职工家庭,两人一路走来,相互包容、相互扶持。 投身抗疫一线心中满是牵挂 2020年12月,韦伟被委派负责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这对于本是妇科专科医生的他来说,几乎是从零开始。 在医院领导和桂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帮助下,韦伟逐步掌握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规范、常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及规范处置流程,并在育桂服务站担任组长,带领团队开展工作。 从这一刻开始,韦伟投入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抗击中,他的生活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接手疫苗接种工作后,每天能跟女儿互动的时间只有宝贵的1小时。虽然是个大男人,但手机朋友圈里,几乎清一色都是女儿的照片和视频,每当工作累时,他就看看女儿的照片,为自己加油打气。“刚开始接种工作时,登记流程还比较繁琐,需要提前一天将接种名单手动录入系统,然后再通知相应单位及人群过来接种。”韦伟说,因为其他组员不熟悉系统,为避免出错,所以这个工作需要他提前到医院的电脑进行录入。每天晚上6点多结束接种工作,回到家吃完饭后就继续回医院录入信息,一干就是干到晚上10点多。 “当时女儿只有1岁多,是个粘人的小不点,心中满是牵挂。”韦伟嘴上说着女儿“粘人”,但其实“粘人”的却是自己。 夫妻齐心奋战家是力量的源泉 2021年5月,佛山疫情出现反复,妻子也加入到战“疫”中。韦伟在南海体育馆、各社区、学校参与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工作,妻子则负责社区驻点和上门采集核酸样本等工作。 尽管在同一个战场,但夫妻两人却离得更远了。“每天都是睁开眼就到核酸采样点,到家洗漱后闭眼倒下就睡,我们几乎一天都碰不上面。”韦伟说,幸好有微信,他们可以视频对话,虽然每天只能匆匆忙忙说上几句,但是也能感受到彼此的温暖。 在这样特殊的时期,双方父母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帮助他们照顾好小孩,让他们消除后顾之忧,穿上“大白”隔离衣,奋战在各自岗位上。在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时,他们都能拿出勇气,迎难而上。而背后支持他们的,是家庭的力量。 逛公园买菜做家务虽平淡亦幸福 “我和妻子作为医务工作者,立足所在岗位,发挥各自的力量,在疫情期间利用专业知识治病救人,积极投身到抗疫工作中去,在工作之余相濡以沫、互相扶持,努力维护家庭和谐。”韦伟说,在疫情面前,同样也有千千万万名医务人员及其家庭,每个小家就像大海上的一叶小舟,即使面对波涛骇浪,亦敢直挂云帆济沧海。 也许每个医护人员的家庭都一样,特别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间,珍惜陪伴孩子成长的点滴经历。韦伟和妻子亦如此,难得一起休假的时间里,他们总爱带着孩子去公园,或是一起去逛市场买菜,回到家后一人负责照料小孩,一人负责做家务,平淡而简单的幸福值得好好爱惜和珍藏。
吴华家庭 妻子突发中风康复路上有爱相伴 ●推荐单位:北约社区 ●事迹:五年前,妻子姚乃玉突发中风,从未接触过家务的吴华料理着家庭大小事情,每天照顾妻子起居饮食,帮助她复健训练。在丈夫的悉心陪伴下,妻子坚定了努力康复的信念。如今,妻子逐步恢复健康,无论走到哪里,吴华总是默默守护在她身边,成为社区一道美丽温馨的风景线。 为妻子端饭、擦身、喂药……和妻子结婚30多年,吴华从没有想过自己的退休生活是这样子的。2017年12月,妻子姚乃玉突然中风卧床,吴华的生活瞬间变了个样。除了要日复一日照顾妻子,年过六旬的吴华还要学习做家务。在爱的相伴下,姚乃玉的身体日渐康复,吴华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这一温馨有爱的事迹传遍了北约社区的大街小巷。 接过重担学做家务照顾妻子 吴华与姚乃玉结婚30多年,育有两子。孩子们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夫妻俩也相守生活,一直幸福健康,和和美美。直到2017年12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这个家陷入困境。 “当天早上8时,我们准备出门喝早茶,她突然口角歪斜,左半边身失去知觉,动弹不得,口齿不清,我吓坏了,急急忙忙将她送院抢救。”吴华回忆,经医生诊断,姚乃玉患上突发性脑梗塞,俗称“中风”,脑部血管破裂,需及时进行手术。“当时她躺在病床上,全身插满针管,足足昏迷了两天,想起来又惊又怕。” 由于中风,姚乃玉卧床不起,生活难以自理,更无法再操持家务,照顾家庭这一担子自然而然落在了吴华身上。“她比我细心,基本上家里大小事务都是她在张罗。所以要我突然上手做家务,真的手忙脚乱。”吴华笑说,自己以前没煮过饭、炒过菜,更别说打扫卫生了,每一件家务事他都是从零开始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每日“训练”,不久后,吴华对做饭洗衣、扫地拖地等家务越来越熟练,于是他便在包办家务的同时,接过去医院照料妻子的担子。“对于我来说,照顾妻子是应该的,这是一种义务和责任。” 术后两个月,姚乃玉转院,开始进行物理治疗。“家里和医院距离差不多10公里,每天我都要来回两次,去医院陪她做复健。”吴华说,妻子患病后变得越来越情绪化,怕人也怕事,所以他必须去照顾和陪伴,给妻子足够的“安全感”。经过一段时间的复健,姚乃玉身体逐渐康复,医生建议她在家卧床休养。就这样,吴华陪着妻子回到了家中。 爱有奇迹妻子走路日渐利索 随着妻子出院回家,吴华的“退休工作”也增加了。每天他早早就起床,陪妻子做复健,随后做早餐、打扫卫生,为她准备药物。一切安排妥当后外出买菜,回家做饭、洗衣,下午再给妻子按摩……多少个日夜,他们相濡以沫。尽管偶尔因为家务做得不够细致而被妻子“取笑”,但吴华却乐在其中。 经过坚持不懈的复健训练,两年后,姚乃玉的身体情况好了许多。“她的手脚有了知觉,不仅可以重新下地,走路也越来越利索,说话也清晰了很多。”看到妻子渐渐康复,吴华非常开心。现在无论去到哪里,吴华都带着姚乃玉,两人默默相守的身影,成为北约社区一道风景线。 北约社区工作人员曾经在探访过程中,了解到姚乃玉的心声。她说,吴华为了照顾她,这些年从来没有外出过一次,事事都以她为主。“他为了照顾我,牺牲了很多,每天陪伴我、照顾我,真的太辛苦了。”姚乃玉说,生病时,她曾对生活失去希望,但也正因吴华无微不至的照料,坚定了她必须康复的信心。 对于如今已年过六旬的两位老人来说,他们的爱情没有了激情澎湃,却用点点滴滴的关爱和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事情构筑起生活的日常,守候着彼此的一生,吴华家庭很好地诠释了“少来夫妻老来伴”的深刻内涵。
谢天杰家庭 带领团队抗疫与家人共践初心 ●推荐单位:南海实验中学桂外校区●事迹:作为一名有着20年党龄的创业者,谢天杰不忘初心,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传递桂城一线抗击疫情的声音;建设本土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传承红色精神。在他的带领下,家人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经常向特殊群体或社区基层送去关怀和温暖。 疫情防控期间,他发挥自身企业优势,拍摄战疫记录片传播正能量;回归到日常工作,他紧跟时代脉搏和需求,建设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关注偏远山区的学生群体,为他们送去爱心物资……他是谢天杰,一个有着近20年党龄的党员,在社会中不断践行着党员的担当和使命,把爱党爱国的情怀灌输到家庭教育中。 一线抗击疫情传递佛山声音 2017年,从事业单位离职的谢天杰创办了一家传媒机构,作为党员的他时刻铭记着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创立企业之初,他把传递佛山声音,讲好佛山故事作为企业的发展理念。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街道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他在企业里成立了两新党组织,通过党建引领,促进企业发展,践行社会责任。 疫情期间,他利用公司专业和传播优势,带领公司员工义务为桂城辖区内社区制作一系列短视频海报,宣传社区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深入疫情防控一线,带领员工策划和拍摄制作10多集的桂城抗疫记录片,这些作品在佛山主流媒体和“学习强国”平台发布,成为桂城党员干部的线上学习资料,积极对外宣传桂城战“疫”正能量。 2021年6月,新一轮疫情袭击佛山。谢天杰再次带领团队以实际行动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为桂城核酸检测站点提供照明和降温设备,带着妻子和女儿为有需要的社区送去防疫物资。 传承红色精神践行社会责任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社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早在2018年,谢天杰便与当时的共建单位佛山市老干部休养所,协商策划建设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佛山市老干部休养所陈列室。 在场地和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他用视频记录了近100名老同志的红色回忆,通过上门调研收集了革命时期的红色实物。花了两年时间,一个集大量文字、图片、视频、实物等珍贵史料的陈列室在建党百年之际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展示佛山鲜活的红色基因。 通过不断完善和努力,该陈列室先后成为佛山市正能量基地、佛山市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佛山市党员教育基地。他一家人也多次来这里熏陶和感受佛山红色历史,了解红色精神的光荣历史使命。 在谢天杰的带领下,全家人都以党员之家为自豪,并为之付出行动。在得知郁南县东二小学、广西柳州三江归述小学需要帮扶时,谢天杰通过自己所在的党支部拨出有限的党建经费,并与妻子发动周边资源,不但为这些学校添置了教学音响设备,还收集一批爱心物资和学习用品,为山区小学解决燃眉之急。 此外,谢天杰每年还组织公司员工开展爱老敬老服务,为早产儿宣传筹集善款,并在每年的岁末年初,购买御寒物品和油米,到社区开展送温暖慰问活动。 在这样的氛围下,家里每个成员都被带动起来。他的妻子苏佩芬在媒体平台工作,疫情期间,苏佩芬第一时间奔赴前线参与各项新闻报道工作,把佛山抗疫信息及时向市民发布,女儿也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和代表学校比赛,先后荣获南海区“阳光自信少年”、南海区“雄鹰金奖”、“南海菁英少年”称号。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冬冬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