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人师时的考验
◎孔宪雅
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在我走上教坛的前夕,曾任教师的父亲把我拉到一旁,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未进过师范院校,在教学中碰到棘手问题时难免手足无措。我把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名言整理给你,让这些经典名言指导你的教学实践。我退休了,未能时时在你身旁指点你,今后的路怎么走,看你自己了!面对老爸的殷切期望,我泪花闪闪地拍了拍胸口:爸爸,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可那时我年轻气盛,竟在开学第一天就经受不住突然而来的重磅考验。记得那堂语文课才上了半节,就有个名叫唐美娟的女孩大汗淋漓地站在教室门口,一声“报告迟到”吸引了全班同学的注意力,一下子就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怎样处理?想起自己读小学时凡迟到就被老师罚站的往事,于是有样学样,严厉地批评她:“你是怎么搞的,开学第一天就迟到,这样的自由散漫无心学习,太让人失望了!”说着就罚她在黑板旁面对全班同学站着直到下课。
听我这么一说,这女孩低着头,眼睛不敢向前看,还很不自然地让满头蓬松的头发遮住害羞的脸庞,而我却若无其事地继续讲课。
就在我聚精会神地讲课的时候,耳边却传来了她轻微的抽泣声,这哀怨的幽咽竟渐渐地凝聚成“哇”的一声惊涛拍岸,她随即用双手掩住嘴巴,哭声戛然而止,泪水却流过她的手背,在地上形成闪亮的一汪水痕。那情景让我慌得六神无主。她这么伤心,是我冤枉了她?错罚了她?她会不会因此想不开?
那天放学回到宿舍,想起美娟凄凉的抽泣,仍然心有余悸,这时才想起父亲给我的那份教育经典名言,赶快取出逐一细看。当我看到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若学生被教师批评或惩罚后一直无言却泪水涟涟时,应考虑该生是否满腹委屈有苦难言,这心结不解,不但有碍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为人师表的声望。”这话让我如梦初醒,猜想这女生不像因贪玩而迟到,因我发现放学时她是挑着两只放在教室门前的菜篮子回家的。放了晚学,我几经周折才在离校较远的一条荒凉的村子找到她家。
这像个家吗?一扇破烂的柴门,泥砖砌的墙,树棍作梁的房顶盖着茅草,门前一对愁容满脸的年轻夫妇正在整理从田里收回的蔬菜,打过招呼后,得知他们正是美娟的父母,于是和他们聊起了家常。
她父亲问:美娟做了错事吗?我连忙说,没有没有,只是上课迟到了一点,我……终于没有说她被罚站这回事。她母亲说,我知道让孩子受苦了,有什么法子呢。日间,两个大人整天得在生产队里出勤赚工分,收工后还得到自留地里料理种下的蔬菜,收成了,让美娟挑到集市里去卖掉帮补家用。这孩子很乖,体贴父母艰难,放学回来就赶到自留地里除草,松土,施肥……蔬菜收成了,就让美娟早上挑到集市里卖,孩子他爸也有点过分,吩咐她一定要卖光了才上学。上学期就有老师反映,说美娟常常迟到,唉,没法呀,大人要出勤,缺勤就得扣工分,自留地里种的菜,只好让孩子去卖。美娟放学后除了到自留地干活,还要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妹,给他们洗澡,哄他们睡后,自己才做作业。她命苦呀,谁叫我们穷呢!
什么也不用说了,我没等美娟从自留地里回来,就告别了这穷苦之家。
当我把家访的所见所闻告知父亲时,他问我:想让我替你出主意下一步该怎么做吗?我说,你已把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名言给了我,就让我试着灵活运用这些经典吧,老爸笑了。
第二天的第一节课照样是语文,我曾猜想:美娟被我罚站一次后,估计她会千方百计不再“报告迟到”了。让我震惊的是,这倔强的女孩不但照例“报告迟到”,还一声不响径自走在黑板旁罚站位置,低着头站着,全班愕然。我却从教坛位置走到她身旁,和颜悦色地牵着她的手把她请到教坛位置,自己则走到她曾被罚站的位置,然后动情地高声说:
同学们,我诚恳地告诉大家,该罚站的是我,而不是美娟!
全班再次愕然,都瞪大着惊奇的眼睛。
我说:同学们,经我昨天家访,才得知美娟是个既顾家又勤奋学习的好孩子。父母日间要在生产队里出勤赚工分养家糊口,只有十岁的美娟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就在每天放学后去管理好自留地里的蔬菜,第二天早上把收获的蔬菜挑到集市上卖,直到卖完才上学,难免会迟到。美娟为了让整天劳苦的父母早点休息,争着替年幼的弟妹洗澡,哄他们早睡,然后自己才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做作业,温习功课。昨天下午的小测,美娟就得了第一名。可这么优秀的学生,却被我罚站,我,我……我很自责呀!
话音刚落,美娟就忍不住从教坛位置飞也似的一把抱着我,泣不成声地喊道,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