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10月21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桂城社区

    • 摩电整治加码 执法更加严厉
    • 家长戴头盔率达 99%
    • 紧抓摸查进度 提高自主填报率
    • 村村飘粤韵 古祠唱好戏
    • 拿起公筷 夹起文明
    • 龙船接亲 叠滘创新

    第02版:重点

    • 居者有屋 生活有价

    第03版:文化桂城

    • 村村飘粤韵 古祠唱好戏

    第04版:文明新风

    • 林岳社区 旧墙上新妆荒地变车场
    • 公筷“夹”起文明“食”尚

    第05版:民生

    • 龙船成“婚车” 水上接新娘
    • 长者有“新家”提升幸福感

    第06版:视觉

    • 科创文翰湖 广佛新极点

    第07版:生活服务

    • 免费学急救知识还能领证
    • 优秀玉雕作品有版权保护了
    • 单个业主有权更换物业公司吗?
    • p63

    第08版:校园内外

    • 我的心爱之物——玩具越野车
    • 桂城灯光秀
    • 小巷深处有阳光
    • 风动桂花香
  • 数字报首页

02:重点

居者有屋 生活有价

桂城建成3600多套公租房,从纾困解难到人才配套,实现“安居”“乐居”

2020年10月21日

▲智盈创客公寓保障性住房。珠江时报记者 /廖明璨 摄

▲丽和苑保障性住房。 珠江时报记者/廖明璨摄

清晨7时许,阳光照进智盈公租房里,温暖且朝气满满。每天早上,吴宇鹏习惯煮好2颗鸡蛋,翻一翻餐桌上的专业书,收拾收拾准备打车上班。这样的生活习惯是他从清华大学读书时就养成的。

同样是27岁的小伙子,陈海生更喜欢桂城的傍晚,因为只要忙完下班,他就能走到马路对面的禾仰广场,朝家里走去。几十平方米的公租房里,等着他的有热菜热饭,有老婆孩子。

让居者有其屋,让生活有盼头,小康生活是人们朝着更美好的未来迈进的基础。自2009年起,桂城开始布局公租房工作,从纾困解难到人才配套,从简单的楼梯房到拎包入住的公寓,3600多套公租房,见证着在小康生活之下,人们从安居到乐居的变化,也见证着桂城从珠三角小城镇朝广佛极点先行区努力的蝶变之路。

与城匹配舒适向前

吴宇鹏去年刚从清华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毕业,经历了今年的疫情后,他决定从深圳的国企辞职,来到桂城的北京市盈科(佛山)律师事务所,当一名实习律师。

“每个城市性格都不一样,我想找一个匹配的城市。”吴宇鹏是黑龙江人,一心想着南下来发展。“有很多同学朋友留在北京深圳,但生活成本太高了,把年轻人的生存空间挤压得太小太窄了,我有点怕跳高踩空的感觉。”吴宇鹏相信,能舒适地向未来前进,也能活得有滋有味。

在师兄师姐的介绍下,吴宇鹏来到南海桂城,并决定留在这个首次踏足的地方。这里能悠闲地看晨起夕落,能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能在下班后到健身房运动,能在周末看书看电影,他找到了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不焦虑,有奔头。

近5年,桂城人口净流入超过50000人/年,吴宇鹏正是其中一员。为了满足更广大群众的安居问题,桂城自2009年开始布局建设公租房,东怡明苑、丽和苑、立德楼、瀚天B2区、瀚天三山禾仰、智盈公租房、金谷光电一期C、D栋公租房、瀚天科技城A区2号楼保障性住房、丽雅嘉园保障性住房项目等公租房项目,共建有3654套公租房。

坐拥中心租房优惠

“刚开始以为我没有资格申请公租房,没想到一个月就申请下来了。”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佛同城上升至国家战略,越来越多的非户籍人口融入到桂城,公租房的保障对象也从原来的城镇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新市民,公租房从楼梯房发展成为了电梯房,从廉租房升级到人才公寓。

吴宇鹏住的是智盈公租房,位于桂城街道佛平西路40号,就在佛平路隧道出口不远处,也是将来南海新交通途经之处,无论是到南海大道、桂澜路中心城区,还是到平洲、三山新城都十分便利,公共交通完善。

“我选择了两居室的公租房,每月租金大约1500元。”吴宇鹏的“家”配有独立阳台、卫生间,空调、沙发、茶几、冰箱等家具家电一应俱全,还有专业的物业管理企业进行服务管理。“入伙”的第一天,吴宇鹏把蔬果、鸡蛋和牛奶塞满了冰箱,增添了更多家的味道。

今年,《南海区人才安居办法》还调整了安居扶持的方式,通过发放货币补贴扶持人才以市场价购买或租住社会房源的方式,为符合条件的六至七类人才,发放每人每月1200元、500元的租房补贴,既解决人才的安居需求,更有利于企业引进和留住关键核心人才。

阳台见绿步行到园

纵观桂城公租房的布局,大多是围绕都市型产业园区及产业载体建设,对这类公租房的要求不仅是安居,更是要追求乐居。

早上9时许,陆云带着孩子在禾仰广场3楼的平台上散步晒太阳,这是她产假生活的“标配”。作为第一批进驻禾仰广场公租房的住户,她表示对这里很满意。

从广州南站驱车至禾仰广场公租房,只需15分钟即可到达,该公租房项目在长江路和港口路交界,来往广州、禅桂都十分便利。

禾仰广场总建筑面积为90871.76平方米,共建设公租房1000套,户型为40~70平方米套间,以单间为主,配有少量二房一厅和一房一厅。公租房坐落于4~14层,1~3层为配套商场。

除了地理位置优越外,禾仰广场公租房的生活配套也十分优越。公租房临近文翰湖公园、高铁公园,市民饭后就能步行到公园,感受大气湖景和法式浪漫;在大部分住户的阳台里,都能远眺三山森林公园,欣赏茂密的树林和错落有致的花田;同时,项目的1~3层为商业配套,佛罗伦萨小镇也在不远处,可供随心购物。

毗邻园区温暖到家

“我们一家三口是过年后搬到禾仰广场居住的,开始了全新的生活。”陆云和先生陈海生来桂城好几年了,先生在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工作,跟着公司从夏北搬到了三山新城,他们也从以前的出租屋搬到了现在的公租房。“租金跟出租屋差不多,但居住环境明显好了很多。”

每天早上,陈海生在家里料理完孩子的早餐,陆云可以到附近的市场买菜,回来后再趁着阳光正好,带着孩子在3楼的绿化平台散步玩耍。“我去上班也很方便,公司就在公租房对面,过去只需要几分钟。”陈海生说。

跟其他公租房不一样,禾仰广场公租房有专门的绿化天地,有超过1000平方米的小公园,能让住户远离噪音和粉尘,在这里呼吸新鲜空气。这里的租金也很有价格优势,大约每月10元/㎡。

最令陈海生期待的是每天傍晚。因为只要忙完下班,他就能走到马路对面的禾仰广场,朝家里走去。几十平方米的公租房里,等着他的有热菜热饭,有老婆孩子,有他温暖的家。

桂城公租房项目分布

●东怡明苑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澜中路4号东二中心村东怡明苑套数:186

●丽和苑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夏东路19号丽和苑套数:221

●立德楼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平洲东信南路4号套数:150

●瀚天B2区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深海路17号套数:488

●瀚天三山禾仰

地址:三山新城东区地段港口路与长江路交界的地块套数:1000

●智盈公租房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佛平四路48号套数:733

●金谷光电一期C、D栋公租房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港路沙尾桥侧套数:148

●瀚天科技城A区2号楼保障性住房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盐平路东侧(桂城B6街区)地段套数:408

●丽雅嘉园保障性住房项目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佛平二路60号套数:320

申请条件

●类型一:在桂城街道稳定就业的新市民及其家庭申请条件

1、申请人在桂城街道有稳定工作,申请时已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或以上劳动合同;申请人为桂城街道个体工商户的,应取得营业执照。家庭成员可作为共同申请人申请。

2、申请人及其共同申请人资产等符合政府公布的标准:

(1)申请人或家庭成员为佛山市内注册资金累计不超过100万元的企业(公司)法人代表或股东;

(2)申请人或家庭成员在佛山市内拥有汽车,汽车价值需低于15万元且数量不得超过1台;

(3)在本区无自有产权住房,或现自有产权住房人均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

3、申请人自申请之日起前两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社会保险满1年或以上。

●类型二:桂城户籍住房困难申请条件

1、具有桂城户籍,申请人的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必须作为家庭成员共同申请。

2、申请时家庭(人均)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个人)资产等符合政府公布的标准:

(1)申请人或家庭成员为佛山市内注册资金累计不超过100万元的企业(公司)法人代表或股东;

(2)申请人或家庭成员在佛山市内拥有汽车,汽车价值需低于15万元且数量不得超过1台;

(3)在本区无自有产权住房,或现自有产权住房人均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

3、申请人及共同申请的家庭成员在南海区内无自有住房,或现自有住房人均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含15平方米)。

●类型三:佛山市户籍新就业无房人员、来桂城创新创业的港澳青年申请条件

1、申请人具有佛山市户籍或港澳身份证;2、全日制学校毕业未满30周岁;3、在南海区无自有住房;

4、申请时个人资产等符合政府公布的标准:

(1)申请人或家庭成员为佛山市内注册资金累计不超过100万元的企业(公司)法人代表或股东;

(2)申请人或家庭成员在佛山市内拥有汽车,汽车价值需低于15万元且数量不得超过1台;

5、申请人在桂城街道有稳定工作,申请时已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或以上劳动合同;申请人为桂城街道个体工商户的,应取得营业执照。

文/珠江时报记者曾蓉通讯员李颖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