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鬓斑白
◎罗小林
懂得珍惜和利用时间的人,才能使我们精神生活无比充实,洋溢欢愉,即使在两鬓斑白时,依旧无怨无悔。
在记忆里,小学母校是依山临水的小校园。门前有几株高大的梧桐树,无论晴天、雨天,我们这些小伙伴们常在树下嬉戏,悠然自乐。
这一份热情的快乐,可以激发我们的活力。童年的快乐,是未来人生成就的泉源。
在四年级时,我们从珠江上游的梧州迁居到了佛山,生活的地方没有梧桐树,倒是令我特别思念昔日的母校。即使与同学鸿雁传情,却始终无法捡回我失落的母校情。
那一年高考,经过困难重重,我来到了省城求学。学习之余,经常跑到珠江边,看着黄金水道的珠江面船只点点,才知道时间仿如江水奔流。一时悲欢交集,不能自己。当带着寂寞和忧伤的脚步回到宿舍时,一封寄自山城梧州的书信静静地躺在桌上,并附上几张照片,有同学和小学校园风光的照片,同学在信里开头写到:“很多年没有回梧州了,我毕业回到了家乡工作,回去看看我们的母校,你该不认得了。不过,可以回忆,当年我们在操场上一起滚铁环的情景……”从照片里,我模糊地忆起在操场上放纸飞机的情景,当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在时代年轮巨变的年代,电脑、网络、高速公路、高铁时代等接连问世,那张设为电脑屏幕墙纸的小学母校照片,让我产生了很多美好的回忆。如果能重回昔日母校去看看,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妙和幸福的事情啊!
我知道,缘分的事情是无法阻挡的。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今年也将开拓广西市场,梧州作为重要的区域,这一艰巨和光荣的任务我要去出色完成。要知道,那里曾是我无法割舍的爱。
鸳鸯江、白云山、骑楼城。在昔日并不发达的梧州,这些已是当年的城市标志。如今,数十年过去了,梧州的面貌逐渐改观,新的地标不断被刷新。值得庆幸的是,小学母校仍在原址,依旧散发出浓浓的书香味道。母校已经改了名,并进行过扩建,为这里的孩子提供更舒适、更优质的教学。而门前那几株高大的梧桐树,依旧诉说着情思。
珠江水长,吾校矗立。路过母校,因为成长的经历和命运的际遇,在回忆与重逢、不舍与不愿地碰撞下,回忆仍是最真挚的。
在昔日物质缺乏的年代,度过了我们单纯的岁月,即使只有一片随风而逝的梧桐叶,都令我们无比快乐。因为生活的乐趣不仅来自物质的供给,还有心灵中那一片纯粹的快乐。虽然母校是我童年时代的一个小站,但那一路的美好,至今在我心中占据着很重的位置。
统筹/珠江时报记者丁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