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06月10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桂城社区

    • 5大项目签约落户 总投资超 130亿元
    • 晒出你家老照片 赢取百元购书卡
    • 桂城以“创熟”力量 构建社区防疫堡垒
    • 这个足球公园 全天免费开放
    • 倾倒积水 防登革热

    第02版:重点关注

    • “善为书记”卢启良:推进一肩挑改革 夯实基层党建
    • 桂城整治一批 无证照污染企业
    • 园区党建+高端项目 为桂城高质量发展赋能

    第03版:重点关注

    • 齐心战“疫” 展现桂城“创熟”力量

    第04版:视觉

    • 桂城多了个足球公园 全天免费开放

    第05版:生活服务

    • 物管为小业主放学安全护航
    • “红马甲”协助幼儿园返校工作
    • 幼升小户报名现场涌现党员志愿者身影
    • 党员志愿者宣传登革热防控知识
    • 上门服务长者践行志愿精神
    • 修围墙增车位 旧小区现新活力

    第06版:左邻右里

    • 贪凉快穿拖鞋驾驶 当心扣分罚款
    • 群众无小事 为民是初心

    第07版:生活服务

    • 登革热高发期 倾倒积水防蚊虫
    • 不抽烟不喝酒 饮食清淡适量运动
    • 第七次全国人口 普查工作即将开展

    第08版:灯湖文艺

    • 小得盈满,就很好
    • 憧憬未来
    • 过端州
    • 两鬓斑白
    • p30
  • 数字报首页

03:重点关注

齐心战“疫” 展现桂城“创熟”力量

2020年06月10日

■尖东社区热心楼长为小区物管送上爱心糖水。

■御景城市花园小区志愿先锋队值守抗疫。

■同德社区黄伯与自治小组刘姨排查整理小区居住情况。

■叠二叠翠花园巾帼楼长带头清理楼道。

岁末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的生产生活按下了“暂停键”。一时间,全国上下共同战“疫”,而社区防控成为了这场防控阻击战中最重要的“神经末梢”。

桂城作为南海的中心城区,流动人口多、外来务工人员多,基层治理压力大。桂城街道党工委从一开始就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充分发挥“创熟”的力量,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将防控工作落实落细到社区、到小区、到院落、到居民楼,直到每一户、每一个人,实现社区的“精准防控”。

自2011年8月起,桂城践行“党建引领创新服务、创熟推动基层善治”的创新社区治理思路,经历近9年发展,不断增强党在基层的凝聚力和动员力,建立了一套发动、组织、团结和教育居民群众的社区治理动员体系。据统计,自防疫工作开展的4个月以来,23个城市社区共动员了828名小区党员,36个街坊志愿互助会,1333名楼长,73个文化社团,102家小区物业服务公司3673名员工参与其中。面对社区基层抗疫工作,促使社区快速拧成“同心抗疫”的强大纽带,以“创熟”的力量构建起“群防群治”的社区防疫堡垒,诠释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稳人心

打造“党建+治理”基层服务链

新冠肺炎疫情以一种猝不及防的方式,将巨大的困难和挑战摆在大家面前。面对这次危机、大考,“桂城速度”何以如此之快,“桂城力量”何以源源不断?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九年来桂城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服务,‘创熟’推动基层善治”的治理思路,打造“党建+治理”的发展服务链,使得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很快得以响应,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协商机制、党员骨干示范带动机制、居民公约约束机制也迅速运转起来。

根据统计,桂城打造了14个小区党建阵地,可以很有效地把社区党建工作下沉到小区,从而打通城市基层党建“神经末梢”,让党旗在住宅小区高高飘扬。而在这次疫情中,这些基层党组织主动作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的焦虑情绪。他们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面对疫情,积极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所以,我们欣喜地看到,在社区关于医疗救治、岗位值守、防控隔离等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关的各项工作上,都有党员干部作为先锋队。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2011年8月,桂城街道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熟人社区”,以“助人自助与适切服务”的社会工作方法,把服务对象转化为推动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探索出一条从源头化解矛盾纠纷的善治之路,打造“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聚民心

“创熟”奠定群防群控基础

抗击疫情,仅靠党员干部还不够,群防群控的大网必须铺开,发挥社区的关键防线作用。于是,看到桂城社区的每一个细胞都被激活,社区党委、楼长、巷长、街长以及街坊志愿互助会成员、志愿者和小区物业服务公司这些身影随处可见,党群合力共同筑起了最坚实的人民防线。

在灯湖社区,看到他们着眼于切断疫情传播,发动党员干部和小区街坊志愿互助会的加入,不断完善生活物资保障,避免因生活物资采购、快递收寄造成人群聚集,另有志愿者作画拍视频,为一线抗疫人员加油;在海逸社区,看到依岸康堤街坊志愿互助会筹善款购物资,赠送物业用于防控工作,温暖一线员工;在桂二社区,看到食品公司小区街坊志愿互助会成员挺身而出,一张胶凳子见证防疫担当;在怡海社区,看到90后大学生投身基层抗疫,展现青年担当;在大德社区,看到他们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社区疫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更好赋能社区,实现社区疫情防控与社区日常管理有机结合;在叠二社区,看到叠南市场小区楼长带头防疫,守护社区居民安全,叠翠花园各楼长主动请缨参加老旧小区防疫;在桂雅社区,看到南一路经营商户组成的街长志愿互助会,联动发力齐抗疫情,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助力企业复产;在大圩社区、同德社区,看到街坊用镜头记录防疫点滴,汇聚居民力量齐心抗疫,御景园和水韵尚都小区业主委员会发动小区居民筹集资金,给予小区防疫资源上的全力支持;在江南名居社区,看到翠湖新村在逆行中克服重重困难新装了两部电梯,确保民生工程得以顺利开展;在江滨社区,看到自建房为主的老旧社区,以“巷长制”为支撑,发动了巷长主动抗疫,坚持门岗值守,参与公共环境清洁服务,并为社区长者送关怀。一幅幅坚守、有爱的画面在不同的社区上演,为何大家的步调如何一致?这得益于多年的“创熟”,桂城在关键时刻可以迅速联动各个社区党员、楼长和居民拧成一股绳共同抗疫。

九年来,桂城积极从楼栋、街巷、多种管理服务类型的小区等探索精细化治理。自2013年开始,着力推进“楼长制”建设,现时已在149个生活小区培育了1502名楼长,其中党员楼长384名。自2019年始,还以楼栋为单位推行楼长制,在楼长制基础发展了巷长制、街长制,以“三长制”创新将垂直于居住空间的楼长制推广至平行散布的村巷治理,也将居住空间的自治工作拓宽至生产园区。此外,在500户以下的无物业小区成功推动小区自治志愿管理模式,推动72个无物业小区实现小区自治,让无物管理小区从当初的重点监巡不稳定治安区域变为环境整洁、运作有序的宜居家园。例如,以无物小区自治管理为抓手在桂花社区桂东花园实现桂城首例旧小区居民自主加装天然气,在桂雅社区翠云苑实现南海区首个旧小区百分百加装电梯的突破。

经验远不止这些。为让社区党组织成为小区治理的核心力量、让小区居民成为治理小区的主角,桂城以“楼长制”为基础,成立街坊志愿互助会,建设居民公共参与平台,实现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公司的有效协商,构建社区党组织牵头探索多方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多元共治”的治理体系。至今培育了街坊志愿互助会36个,发展了街坊志愿互助会成员823名,动员参与治理的小区党支部62个,发动小区志愿者近5000名,发展社团245个,打造了御景城市花园、御景苑等政治立场明确、感念党恩的红色业委会,发动了近5000名小区志愿者参与小区治理,志愿服务成为了“创熟”的主旋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这次疫情中,以“创熟”为基础吹响了社区防疫“集结号”,在这样的检验过程中,印证了“创熟”奠定群防群控基础,在防疫中发挥聚汇民心的力量。

有信心

扛起新时代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实践担当

九年探索,从未放弃,如今走出一条善治之路。在桂城,这些一个又一个的“基层善治”个案,从而变成了一种模式,那就是“跟党走,一起创熟”的社区治理动员机制。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走在全国前列的潜心探索,桂城社区治理的工作成效受到了各级部门和单位的肯定,2015年4月经由中国农村研究院调研并形成报告《化生为熟-筑造城市有效治理的社会基础》,送国家信访局、国家民政局、中组部以及省市等13个相关部门;2015年8月《社区》杂志对创熟工作进行专题报道,且组织了全国各地代表到佛山召开全国创熟专题推广会;2017年获由广东省民政厅颁发《2016年度广东省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的殊荣;2019年6月28日,在“党建引领创新服务创熟助力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研讨会上,来自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家民政部治理专家组代表高度认可创建熟人社区工作是社会治理的有效举措;2019年8月被中国法学会《人民法治》(总第64期)肯定为“枫桥经验”的南海践行。

回顾过去,在党建引领下,桂城以“创熟”为抓手,在城市社区大力推进了社区动员机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转变了治理理念,创新了治理模式,从政府自上而下单向治理向多元主体协商共治转变,加强社会协同,扩大公众参与,促进社区自治,强化法治保障,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未来桂城将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契机,做好党建引领下的社区治理共同体这篇文章,把更多的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为居民提供精细化、精准化服务,坚持依靠居民、依法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扛起新时代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实践担当,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美好愿景。

回到疫情本身,自2020年5月9日零时起,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响应级别调整后,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地区特点和疫情形势,精准实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措施,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机制,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我们只有慎终如始、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始终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才能确保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在时间的长河里,疫情终将会散去,明媚的阳光终会照亮这片土地,田无一垛不黄花的盛世美景,也依然会如约而至。待到花开灿烂抗疫胜利,吹散疫情笼罩的阴霾,让我们笑迎曙光。

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冬冬通讯员王小姬图/通讯员提供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