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接棒守好社区“大门”
桂城怡海社区发起“我的家园,由我守护”站岗值守志愿服务,5名大学生报名参加


■谢健东引导车主扫二维码进入小区。

■钟雨潼在怡翠馨园开展站岗志愿服务。
“你好,麻烦出示通行证。”在桂城怡海社区怡翠馨园3号门前,大学生黄嘉潮向每个来往的行人挥手、看通行证、测体温,以及致谢。这一连串简单的动作,在一个小时内大概要重复上百次。连日来,他每天下午5点半结束网课以后,都会来这里开始站岗值守。
在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桂城怡海社区有一群大学生主动为社区守好怡翠馨园的“大门”,展现青年担当。
大学生参加站岗值守志愿服务
随着居民复工返岗步入正轨,为缓解小区门岗在下班高峰期的防控压力,怡海社区发起“我的家园,由我守护”站岗
值守志愿服务。招募令一出,正在读大三、家住怡翠馨园的谢健东马上报名。
从3月2日开始,谢健东每天下午5点左右就来到小区的主要出入口,开展防疫值守工作。“检查电子通行证、测体温,是站岗一个多小时做得最多的事情。”谢健东说,由于正值下班高峰期,根据统计,每天他值守的门口就有近160辆车进入。
出生于1999年的谢健东现在就读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他在学校里也经常参加志愿服务。“遇上疫情,作为社区的一份子,我也有责任去守护我们的家园。”谢健东说,这段时间自己会经常关注怡海社区的微信公众号,了解社区的疫情防控情况,当看到招募令后便马上报名参加岗位值守。
与谢健东一起报名的,还有正在中山大学读大一的钟雨潼,是一名00后。虽然她不是住在怡翠馨园,但是想到自己是怡海社区的居民,便义无反顾参与岗位值守志愿服务。“我没有能力去到湖北一线抗疫,但是在这里我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也是可贵的经验。”钟雨潼说。
不仅如此,来自湖北的李小姐看到招募令也马上鼓励儿子江天泽参与,他们一家上个月刚完成14天的居家隔离。“全国人民都在支持湖北,在隔离期间我们也得到了社区志愿者的帮助,现在我们有能力有时间,也想支持社区。”李小姐说。
怡海社区共有5名大学生报名参与站岗值守志愿服务。前段时间由于车辆出入登记人手紧缺,造成小区门口拥堵。为使车辆快速通过,大学志愿者们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案,例如拿着印着二维码的牌子主动接近车主,让车主提前扫二维码,从而减少排队的时间。志愿者的积极主动,鼓舞了小区保安的干劲,多天下来,志愿者和保安合作无间,行人、车主也更配合了,使得下班高峰期小区门前不再拥堵。
为防疫工作者争取更多理解
随着疫情防控好消息频传,部分居民开始放松警惕,对检查电子通行证、测体温等防控要求开始出现不理解的情绪。在他们站岗的第二天,便遇到摇下车窗大声谩骂的车主。由于钟雨潼的父母也是在基层参与防疫工作,对此她早有心理准备,也做好了应对方案。
“来之前就听到过很多不配合的个案,有时候防疫工作者还会成为别人争议的对象,但我不怕烦,我会跟居民耐心劝说、解释。”钟雨潼说,“这次来参与志愿服务就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居民多一点对防疫工作者的理解和配合,毕竟面对疫情防患于未然总比亡羊补牢好。”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能更早一点投入志愿服务岗位,钟雨潼每天都骑共享单车往返于家与服务岗位之间,被大家称为“风一样的女子”,她也是每天最早报到的大学生志愿者。
连日来,无论风吹雨打,怡海社区的大学生志愿者热情不灭,干劲不减,坚守在各个服务岗位。怡海社区创熟助理、党员志愿服务队兼职副队长关洁珊表示,“这次防疫好在有了这些大学生的志愿参与,特别是复工复产后上班族白天没时间参与志愿服务,而这群大学生成为志愿服务岗重要的接捧者。”
“群防群治,联防联控”是做好社区防疫工作的关键,互相理解、互相鼓劲则是熟人社区助人自助、邻里情深的彰显。据悉,接下来这班大学生还会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入户探访独居老人,以志愿服务行动展示当代青年的社会担当。
撰文/特约通讯员李冬冬通讯员关洁珊王小姬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