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0年07月28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01版:390012852

    • 紫色浪漫夏日醉 观光首选贤鲁岛

    第01版:390012853

    • 找准“小切口”解决“大民生”

    第01版:390012854

    • 榕村扎根得胜村荫庇村民数百年

    第01版:390012855

    • “羊虎”和睦相处靠的是一碗汤

    第02版:一周时政

    • 南海双语实验学校9月1日开学
    • 里水提升12条精品示范村 党群服务中心形象
    • 清凉饮料送给户外工作者
    • 严厉打击非法活禽交易

    第03版:乡村振兴

    • 全国每4株蝴蝶兰 就有1株产自里水
    • 找准“小切口” 解决“大民生”

    第04版:新时代文明实践

    • 大学生玩转贤鲁岛感受梦里水乡蝶变
    • 享受便民服务 长者大赞贴心
    • 黄惠芳:组建“炊事班” 送去“百家饭”

    第05版:党建引领

    • 党员“带好头” 村民“跟着做”
    • 党群合力谋发展 组织生态共振兴

    第06版:郁水物华

    • 榕树扎根得胜村 荫庇村民数百年
    • “好声音”齐聚里水 音乐盛宴月月有

    第07版:企业·家

    • 专产环保粉末涂料 每年减少木材应用 50万吨

    第08版:生活+

    • 一碗老火汤 消火又连心
    • 里水影院开门迎客啦!
    • 占道经营还打人 店主被立案处罚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06:郁水物华

榕树扎根得胜村 荫庇村民数百年

2020年07月28日

■得胜村环境优美。

■村民在榕树下组织活动。通讯员供图

■“万年荫”粗壮的树干。

小档案

●树名:万年荫●年龄:600+●科:桑科●种:榕树

●状态:盘根错节,树干苍劲有力,树冠郁郁葱葱,像巨伞一般为整个后院带来一片凉爽。

得胜村委会后院有两棵大榕树,盘根错节,树干苍劲有力,树冠郁郁葱葱,据说种植于明代,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被称为“万年荫”,粗壮的树枝像巨伞一般让整个后院一片凉爽。

得胜村内有段古:民国时期,村里的恶势力缺钱花,想砍掉这两棵树卖掉,村民敢怒不敢言,后来事情传到村里最富有的乡绅津叔耳中,他二话不说便花一大笔钱,买下这两棵榕树,“万年荫”才得以保存至今,供村民在树下活动。

“我是属于调皮不捣蛋的人,这里有我童年最快乐的记忆。”信叔今年已经83岁了,在他小时候村里的人经常到榕树下乘凉,信叔也会跟着父母来到这里,然后和小伙伴们追逐玩耍,从树下追到树上,从东边的树干跳到西边,树下的大人聊着家长里短,树上的几只“小猴子”跳来跳去,好一幅人与生态的和谐画面。如今,退休后的信叔时常会在村里四处闲逛,有空还会拉梅花琴给村民听,他对得胜村的一草一木都十分了解,被称为“榕树大夫”。

据信叔介绍,以前“万年荫”的东面是一条小溪,北面和西面是池塘,一片水木清华。那时村里共有二十四个池塘,由一条小溪绕着得胜村,互相

连通这些池塘,正所谓“银河玉带绕环村”。后来随着得胜村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增多,环境污染问题让两棵“万年荫”不再生机勃勃,村民对此感到担忧。后来得益于村委,改善政策,加强环保整治,并请教专家,开展对榕树的保护工作,才逐渐让得胜恢复到树绿村美。

“总体来说,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慢慢变好了。”响应乡村振兴计划后,得胜村道的水泥路将会变成沥青路,新公园即将建好,厕所变得越来越干净卫生,社区幸福院服务也越来越好,不但水变清、树变绿了,村民的文娱活动也变得越来越丰富。

“‘万年荫’作为村民的乡情纽带,它代表着祖辈对后代的美好祝愿——福荫万年,村

民都很爱护它。”得胜村村委工作人员表示,得胜有着丰富自然生态资源,‘万年荫’更是得胜村的象征。只有把环境治理好,才能让村子和谐有序地发展。接下来,得胜村将会不断加快人居环境的治理步伐,全面推进截污管网的铺设,加快得胜公园的建设,响应厕所革命,美化村容村貌,让更多村民有幸福感和归宿感。

据了解,得胜村还将开展历史文化保育项目,将其他古树和古村的历史挖掘出来,找寻得胜人共同的根,留住乡村记忆,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从而推进社区的融合。

文/图珠江时报见习记者刘伟鹏实习生罗志杰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