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更造血 扶贫“见真章”

2016年8月,南海对口帮扶四川省凉山州北三县,一批南海干部带着真情实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来到偏远深山,从消费扶贫、产业扶贫、劳务协作、人才帮扶等领域与凉山州北三县开展帮扶工作。
另一边,在省内精准帮扶云浮市云安、云城、罗定三区(市)的脱贫攻坚“战场”上,南海紧紧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4个问题全力攻坚,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南海在这场脱贫攻坚战役中取得怎样的成效?在民生帮扶、产业扶贫等方面又有哪些经验做法?
战法一
“一面红旗”引领扶贫
抓好党建促进脱贫,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经验。四年来,南海全面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深入实施党建扶贫。省内精准帮扶云浮市云安、云城、罗定三区(市),南海从各个部门、镇街选拔精英,担任第一书记,提高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
对口协作凉山州北三县,南海尽遣精锐部队,优秀南海铁军奔赴千里之外的大凉山,新思路送进大山,产业闯出新路。
战法二
“输血”与“造血”相结合
南海在多年扶贫实践中,总结了对精准扶贫的理解——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贫困问题,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做到对象识别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才能保证脱贫目标的有效实现。
南海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把就业扶贫作为长效脱贫的关键之举,把保障性扶贫作为最大的底线民生。
南海持续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把先进的产业发展思维、经验、智慧、质量,输入帮扶地区。
战法三
动员全社会聚合力共同战贫
人心齐,泰山移。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
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爱心人士……在南海,各界人士都在积极为脱贫攻坚出谋划策,南海顺势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凝聚起强大的攻坚合力。
自2016年实施脱贫攻坚以来,南海推进社会扶贫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度融合,既用好对口帮扶、定点扶贫,又创新推动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深度参与;既加强村企共建、捐资助学、爱心捐赠等传统方式,又创新推动以购代捐消费扶贫、“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等各种帮扶方式,推动社会扶贫迈上新台阶。
数读南海对口帮扶云浮三区(市)云安、云城、罗定
资金使用精准
截至2020年8月31日,南海区共向对口帮扶云浮地区投入财政帮扶资金8.014亿元。
“三保障”全落实
四年累计实施危房改造1226户,佛山市补助财政资金1646万元。落实贫困户子女教育补助3712人,为20459人购买医保,为11297人购买社保。
产业蓬勃发展
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帮扶云浮56个相对贫困村集约土地超过2.8万亩,落实产业扶贫项目326个,产业项目资金总投入2.8亿元。
乡村基建补齐短板
四年来,实施道路硬底化188公里,补助资金1973万元。树起路灯7715盏,补助资金1437万元。
开展“万企帮万村”专项行动
共组织企事业单位、商协(会)共130家结对帮扶云浮三区(市)56条村,捐赠帮扶金额379万元。
数读南海帮扶凉山州北三县喜德县、越西县、甘洛县
扩面结对
目前,共有乡镇结对11对,村村结对16对,村企结对87对,社会组织和贫困村结对9对。
劳务输出
今年以来,南海区共接收凉山籍务工人员1588人(截至2020年8月31日),提供岗位超过6000多个,通过建设扶贫车间、公益性岗位、开展培训等方式帮助北三县贫困人口省内就近就业1331人。
保障住房安全
南海援建凉山州北三县易地搬迁10个集中安置点,建成安全住房724户,惠及贫困户2596人。
打造脱贫奔康产业园
今年以来,凉山州喜德县、越西县、甘洛县共引导9家企业落地投资,已投资38万元。
开展消费扶贫
发挥工会力量“以购代捐”扶贫产品达418.09万元,提前完成总采购额不少于300万元任务。
文/珠江时报记者 黄婷 通讯员 南扶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