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空间计算大会暨空间计算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仪式在南海举行
专家论道空间计算 探讨数智新思路
珠江时报讯记者吴志恒通讯员李翠姗郑秀如报道4月28日,2025空间计算大会暨空间计算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仪式在南海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向企业代表分享空间计算的未来发展前景与人才培养思路。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下,空间计算凭借强大的数据整合能力、智能算法驱动和虚实协同优势,正在重构物理世界的资源分配与运行逻辑。此次大会邀请政府主管部门领导、院士专家学者及行业领军人物,围绕推动空间计算技术在重点行业的典型应用和融合创新,解读产业与人才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各行各业数智转型新思路、新方案。
仪式上,空间计算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成立并授牌,位于大沥的广东省空间计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共同体的理事长单位。共同体将围绕空间计算领域,构建产业与人才协同发展的服务载体,推进空间计算产业人才标准制定,为空间计算人才培养提供科学指引;通过开展人才评价,促进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将作为共同体的指导单位,积极推动相关行业人才需求与标准研究,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促进空间计算领域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更好适配。”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学林表示,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归根结底要依靠人才,加强空间计算产业人才培养,对于推动未来产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科技部原副部长吴忠泽等专家学者分别登台,围绕《打造安全可信产业体系和人才队伍,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AI+空间数据全栈赋能,共赢数智未来》等主题展开分享。
大沥企业家、广东省空间计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逵表示,举办此次活动,是为了提升企业对空间计算的认知,引导他们用好AI这项工具来提质增效。未来将发挥共同体的优势,编制空间计算经典案例集教材,通过联动学校、企业等多方资源,共同培育大批空间计算人才,让新的专业培养新的劳动力,继而发展新的生产力。
“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绿色智能计算成为重要的产业方向。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强区,南海紧抓时代机遇,迅速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牵引新质生产力发展。”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现场从“政策有力度、底座有支撑、应用有场景、发展有生态”四个“有”介绍南海发展人工智能、空间计算领域的优势,并向现场嘉宾发出邀请,希望各方来到南海,合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人工智能成果转化地。
南海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浓度、人才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正以数字之力赋能实体经济,以创新之势激活发展动能。新成立的空间计算产教融合共同体,将为南海搭建与顶尖高校、科研机构对话合作的桥梁,也将为大湾区人工智能人才高地建设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