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农行杯”第一届仙湖创新创业大赛在丹灶启动
将“金点子”转化成产业升级“金钥匙”
珠江时报讯记者陆婉玲蓝景熙通讯员钟虹谷报道4月15日,“南海农行杯”第一届仙湖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在佛山仙湖实验室举办,活动以“科创赋能·智创仙湖”为主题,行业专家、科创企业及创新创业团队代表等共同参与大赛启动,见证丹灶镇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环两江科创核”的崭新篇章。
对优秀项目进行激励奖励
活动现场,由南海区政府、南海区科技局、丹灶镇政府、佛山广工大研究院、中国农业银行南海分行等9家单位代表共同点亮电子屏幕“科创赋能·智创仙湖”主题画面,标志着大赛正式启动。
“聚焦氢能、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专业领域,通过从初赛到决赛的进阶机制,重点遴选与本地产业链高度适配的优质科创项目,依托佛山广工大研究院全流程资源服务体系,跟进项目的产业化落地,推动优秀科创成果、人才团队与丹灶优势产业的深度融合。”佛山广工大研究院成果转化部部长胡超围绕大赛核心目标,从赛制设计、评审机制、赋能体系三方面向与会代表阐释了赛事特色。她表示,奖励机制按创业组、企业组的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进行设置,其中创业组一等奖奖励5万元、企业组一等奖奖励6万元,补助名额将根据实际参赛情况动态调整,对优秀的参赛项目也会进行激励奖励。
活动现场还迎来了三项标志性合作签约:丹灶镇人民政府与佛山广工大研究院签订科创载体运营意向合作;中国农业银行南海分行与佛山广工大研究院签订赛事品牌支持合作;丹灶镇人民政府与广东隆创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合清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2家企业签订科创项目投资合作。三项签约不仅为大赛注入“资源+政策”双引擎,更通过政府搭台、高校赋能、金融助力的协同模式,构建起“科研端—产业端—资本端”闭环生态,为丹灶镇打造“环两江科创核”提供可复制的创新范本,也标志着丹灶政企协同创新迈入深度融合新阶段。
“科创丹灶”加速奋进
近年来,丹灶锚定“中国氢都科创丹灶”加速奋进,一方面,依托仙湖实验室引才聚才、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重要作用,引入了一批含金量很高的中试项目,设立科创基金,为企业家、科学家、创业者搭建成就事业的广阔舞台;另一方面,不断升级城市品质、发展人文经济,让来到丹灶的青年才俊可畅享日臻完善的城市配套、日渐浓厚的人文氛围。目前,丹灶已集聚26个院士项目、超180个科创项目,仙湖成为全市博士浓度最高的社区之一,也成为名副其实的湾区科创高地。
丹灶镇镇长钟强表示,本次大赛是丹灶打造仙湖国际科创社区的重要环节,期待各位参赛者突破壁垒、探索创新,将更多“金点子”转化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金钥匙”,更期待广大企业、投资机构与丹灶携手,共同构建政产学研金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让更多优质项目在丹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南海区高质量发展注入“硬核动能”。
“创新创业是南海最鲜明的基因,丹灶更是这一基因的开拓者与传承者。”南海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韩峰表示,丹灶是一个科创气质和科创氛围都非常浓厚的镇,近年来,累计引入院士项目26个、落地各层级人才科创团队69个,“跑”出了很多在全国都非常有名的科创企业。希望丹灶持续发力,把仙湖片区打造成“环两江先行区”的科创高地、人才科创的“桃花源”。
近日,丹灶发布“环两江先行区”丹灶镇工作方案,明确以“人文科创,四脉一核”为引领,计划实施59个项目,总投入超260亿元。而仙湖国际科创社区正是环两江先行区建设的“重头戏”。据悉,今年内,丹灶将打通仙湖到桂丹路、丹横路的交通要道,重点建设湾区科学家创业园、仙湖创客总部,搭建更多中试平台,探索实施中试贷,全过程陪伴科学家创新创业,打造湾区科技成果转化集聚区。同时,加快科学家餐厅、人才公寓、高端酒店等项目实施,将人才公园改造为运动商业公园,升级仙湖大堤夜市,服务好科学家、创业者的衣食住行,让丹灶成为科技人才的“向往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