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5年03月26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政校携手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 AI“顶流”落子 赋能南海智造
    • 南海清明祭扫请先线上预约

    第A02版:要闻

    • 低空经济如何高飞?

    第A03版:经济

    • 一日两地块摘牌 南海土地市场持续升温
    • 总部动工“气”势如虹 客车下线“氢”舟出海
    • 分类信息

    第A04版:镇街

    • 分享履职感悟 政协“智库”献良策
    • 狮山好物销售增新渠道 新市民交流有新场所
    • 学子跨过“成人门” 放飞青春梦想
    • 参观本土企业共探合作机遇
    • 把物业问题清单变居民幸福账单
    • pAB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1:要闻

南海与佛山大学签署政校合作框架协议

政校携手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2025年03月26日

■佛山大学与南海区政府、大沥镇政府签署政校合作框架协议。(通讯员供图)

珠江时报讯记者方婷通讯员杨晨原林彩周卓人报道3月25日,“政校院协同联动产学研赋智健康——佛山大学与南海区医卫合作暨大健康产学研用项目启动会”在大沥举行,南海区政府和佛山大学拉开医疗卫生领域深度合作的帷幕,未来将合力打造区域高水平医疗机构,引领建设“医教研产”一体的高水平专科体系及医疗教育高地。佛山大学党委书记骆少明、佛山市副市长文曦、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等出席活动。

大沥医疗集团加挂“佛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会上,佛山大学与南海区政府、大沥镇政府签署了政校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优化区域创新体系,实现政府资源支持下的大学发展与社会服务能力的增强,满足南海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对于医学相关的教学、科研和人才的需求。充分利用南海区和大沥镇在区域、科技、产业、资金等方面的有利条件,提高医学科技创新水平和转化能力,形成医、产、学、研合作共赢的机制,提升佛山大学和大沥医疗集团的发展水平。

随后,佛山大学与大沥医疗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大沥医疗集团正式加挂“佛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未来,大沥医疗集团将携手佛山大学,以创建三甲医院为目标,聚焦学科强基、人才引育、智慧医疗,共建重点专科与临床医学院,打造“一院三区”的高水平大学直属附属医院,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六大合作项目启动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

当天,来自政府、高校、医院、企业的四方代表共同启动了南海区医药联合体合作项目、南海区护理高质量发展合作项目、口腔健康与医械产业发展合作项目、适老化病房改造合作项目、骨科医疗技术创新合作项目、医疗集团社区医院建设项目六大产学研用合作项目。

这些合作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南海区在医疗卫生与健康产业领域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通过政校院企的紧密协作,各方将共同探索医疗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产业升级等方面的新模式与新路径,为南海区乃至更广泛地区的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

南海区副区长黄智斌表示,南海区有良好的合作办医土壤,与佛山大学也有多维度合作的

优良传统,佛山大学在工程、材料的科研加持到南海区医疗事业产业上,必定会提升医学服务、惠及群众健康、促进产业成长、助推大学发展,将南海区进一步打造成为医教研产深度融合的政校院企协同发展之地。接下来,南海区将持续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和科研环境,坚定不移支持佛山大学项目落地,为互利共赢创造更多机会。

“本次我校与南海区在医疗卫生和大健康领域的合作,既是积极响应国家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战略的切实行动,也是双方发挥各自优势、携手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共赢选择。”骆少明表示,未来佛山大学将紧紧围绕“国家所需、佛山所向、南海所盼”,相互赋能,共同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联合体,打造贯通上下游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全方位的医学人才培育体系,切实推进医学学科专业建设,助力南海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文曦表示,此次佛山大学与南海区的合作,是佛山市高等教育与医卫健康产研用深度融合的典范,佛山市将一如既往支持校地合作共建,进一步释放活力,深化临床、科研、教学、转化等项目合作,推动优质合作成果落地见效,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和教育服务。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