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召开水环境治理工作推进会
谋划12个涉水项目 三年投资144亿元 为“环两江”先行区注入南海水动力
珠江时报讯记者汤晓冰报道3月3日,南海区水环境治理工作推进会召开,会议全面总结2024年水环境治理工作,动员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同时进行了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水环境治理项目集中动工仪式。
“南海治水要做好天大的小事!各镇街、各部门要以军令状为起点,以事实说话,拿成绩单向区委、区政府和人民群众交代。”南海区区长王勇现场号召广大建设者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吹响“冲锋号”,为实现全年建设目标开好局、起好步。
治水项目集中动工
在与会人员共同见证下,西樵镇樵泰净水厂二期扩建工程翻开建设新篇。项目总投资1.3亿元,建成后日处理能力将提升至4.5万吨/日。这一工程的实施,标志着南海区污水处理体系迈入“智慧化、集约化、低碳化”新阶段。
2025年,南海谋划“环两江”先行区涉水项目共4类12个,三年总投资约144亿元,包括实施新时期联围治水项目7个、碧道项目1个、水经济项目3个、供水工程提升项目1个。
会议回顾了2024年南海水环境治理工作。过去一年,南海围绕“聚力百千万共建水生态”工作重点,通过部门协同、区镇联动,凝心聚力、整合资源,在水质改善和厂网效能提升上双向发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会议也清醒指出,目前仍存在重点河涌断面水质向好但不稳、污水处理存在结构性短缺、“重建轻管”问题突出、全民参与氛围还不够浓等问题。
“水环境治理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更是一场检验干部担当的持久战。”南海区副区长曾法强表示,要以“建”筑基、以“管”提质、以“养”增效、以“考”促治、以“心”聚力,加强水经济项目谋划,提速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强化执法联动,严惩涉水违法行为。
以水为媒接续奋斗
本次推进会选址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桑园围所在地西樵镇,颇具深意,旨在进一步凝聚全民治水共识,为“环两江”先行区建设贡献南海治水力量。
会上,王勇与区文广旅体局、区经促局、桂城街道、大沥镇等18个立状单位,签订2025年水环境治理攻坚责任状,以更大的决心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
现场还举行了企业河长单位聘请仪式,发放2025年中央水污染防治资金(丹灶镇),表彰了一批水环境治理示范企业、先进集体,进一步提升全民共创动力。
区水治办现场解读《南海区村社全民治水工作指引》。根据指引,南海将通过九大核心举措,构建全民治水体系。
“治水是政治任务、民生工程和营商环境,是每个人的担当和责任。做好这项工作是对历史和南海的将来负责,足以让我们为自己感到自豪。”王勇勉励与会人员,要以军令状为起点,真正担负起岗位职责,用卓越的治水成效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王勇还从五个方面对南海治水实施路径进行分析,并提出下一步工作的意见:
一是珍视自然的天造地设。要强化历史责任感与生态保护意识,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区域规划,确保生态优势转化为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实现代际传承与永续利用。
二是区域先行的天赐良机。市委、市政府以“环两江”先行区建设为抓手,推动六镇高质量发展,其中南海重点聚焦九江、西樵、丹灶三镇。要推动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破解区域不均衡问题,为“再造一个新佛山”贡献南海力量。
三是保护发展的天作之合。南海坚持“水上南海”战略,通过生态资源市场化,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赢”。同时,注重科技与人文双轮驱动,以长远眼光推进生态工程,使绿色产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
四是社企联动的天衣无缝。治水需全民参与,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社会协同的治理体系。
五是精细管养的天长日久。建立“建管并重”长效机制,对污水管网实施定期排查、动态修损和预防性维护。通过制度规范与行为引导,形成常态化管理习惯。同时强化全民节水意识,将水环境治理融入日常生活。
(相关报道详见2版)
村社全民治水九大核心举措
1
一图绘全域绘制全域排水一张图
●绘制排水示意图:查清雨污分流情况、水环境黑点等形成一张示意图。●聚焦重点场所:企业、餐饮场所、农贸市场、大型商业综合体、汽车维修场所等。
●强化协调联动:加强与镇水务、生态环境部门对接。
2
一改促示范推动一批集体物业排水改造
●排查改造自有集体物业:全面排查自有集体物业,未完成雨污分流者于2025年9月前完成改造。●强化集体物业排水管理:资产交易前落实雨污分流改造;强化已完成改造的出租物业日常维护管养。
●承租单位落实管网运营保护:不得随意改造现有管网;加强管网功能性日常检查,及时整改存在问题。
3
一长强担当鼓励增设经济社一级河长
●增设经济社一级河长:鼓励增设经济社社长或支部书记担任河长,及时发现、解决、上报河涌问题。●联考评促河治:联动百千万人
居环境考评规则和村居基层党组织战斗力考评。
4
一网聚民力 构建一张全民监督网络
●招募义务监督员:招募支毛涌义务监督员,鼓励聘请沿河居住的热心居民。●发放义务监督员聘书:每条支毛涌至少聘请一名沿河居住热心市民任支毛涌义务监督员,并发放聘书。
●义务监督员日常工作:日常巡河,发现水体问题及时上报,并积极宣传治河政策。
5
一金强保障 完善一笔水环境治理资金
●水环境治理资金谋划:每年初召开一次水环境治理资金谋划专题会议,做好本村(社区)全年度水环境治理保障。●水环境治理专项资金保障:每年度从集体经济可分配收益总额中预留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水环境治理相关项目,未使用的
资金结转至下一年度。
6
一企护一河 聘请一批企业河长
●发挥名企力量:开展全民治水“进企业”工作,协助村居开展河湖污染排查、河涌保洁管护、河岸绿化美化等工作。●强化宣传发动:宣传发动企业自主完善内部排水排污设施建设,并规范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办理排水和排污许可证。
●示范引领共治:示范带领河涌流域范围内企业等排水户规范排水,共治河涌。
7
一备应万变 健全一套应急体系
●增强水环境污染应急处置能力:配备水环境污染应急物资,每半年开展1次应急演练;流域水质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开展临时应急处置。
8
一单明责任 落实一张支毛涌治理责任清单
●落实治理主体责任:落实村边、屋边、厂边、鱼塘等水体治理主体责任,将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巡河治河护河内容纳入村规民约。●鼓励社资共建:利用集体资金或自筹资金建设村居内部雨污管网和养殖池塘尾水处理设施。●强化管网运维养护:加强村级排水管道及附属设施的运维主体责任,开展突发污染溯源、管道清淤,
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行。
9
一诺先锋行
开展一系列党员志愿活动和宣传活动
●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将“水环境治理”纳入党员承诺事项,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水环境治理活动和宣传活动,利用党建活动或周末时间,组织开展系列水环境党员志愿活动。
●举办系列主题活动:举办“水环境摄影大赛、跟着河长去巡河、治水议事厅、我村河涌我来治”等系列主题活动,提升群众治水参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