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5年02月19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艺”举揽客136万人次 带动文旅消费超9.3亿元
    • 南海召开统一战线新春座谈会 汇聚统战力量共谋高质量发展
    • 樵商“回家”打造第四代住宅项目

    第A02版:经济

    • 南海的底气何在?

    第A03版:要闻

    • 狮山成立四大片区联合党委
    • 大沥以“抢跑”姿态取得“开门红”
    • 大沥上线“AI公务员”
    • 保费不变增值服务多了
    • pA7

    第A04版:要闻

    • 部门送“锦囊”助企业“护秘”
    • 新兴岗位受青睐 就近就业成趋势
    • 畅谈今年发展大计 推动艺术事业发展
    • 分类信息
    • p34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1:要闻

第二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收官,成为世界读懂南海、走进南海的重要窗口

“艺”举揽客136万人次 带动文旅消费超9.3亿元

2025年02月19日

■南海大地艺术节艺术装置《步步高》受游客欢迎。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冯广胜摄

■游客打卡南海大地艺术节AR艺术装置。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刘贝娜摄

2月16日,第二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圆满落幕。过去3个月,本届艺术节吸引了136万人次参观体验,带动文旅消费超9.3亿元。相比第一届,后两项数据分别增长19.3%、30.9%,成为南海文化产业促进乡村振兴,推动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魅力升级

136万人次共赴艺术之约

水是南海的灵魂,孕育了南海丰饶的物产,涵养了深厚的人文底蕴,铸就了坚韧的地域品性。第二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紧扣“水係南海”主题,巧妙串联西樵山、桑园围等珍贵文化遗产,广邀30个国家和地区的165组艺术家参与,精心创作95件艺术作品,深度挖掘南海四万年历史文脉,生动展现大湾区精神风貌。

在九江烟南村,一颗神秘的发光“月亮珍珠”悄然隐匿于炮楼塔顶。游客沿着台阶拾级而上,穿越层层闪烁的“水”帘装置,与《月亮的眼泪》浪漫邂逅;在九江璜矶村,艺术家以桑基鱼塘为灵感,创作出憨态可掬的“池塘星”,让古老村落与充满幻想的外星人元素奇妙交融;在西樵太平墟,《时间的灯塔》静静伫立,实现了新旧建筑跨越时空的对话,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以前总觉得艺术遥不可及,这次艺术节却把艺术带到了家门口,让我真切领略到艺术的魅力。”一位本地参观者在留言本上写道,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让她重新认识了家乡,深刻感受到南海文化的独特韵味。

来自美国纽约的国际策展人朱小姐对《南海24食》项目赞不绝口。她说,在这个温馨如家的艺术空间里,一边品尝美食,一边畅谈经历,仿佛置身于一场温馨家宴,这种情感的传递微妙而美好。

自开幕以来,第二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便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正因如此,原定于2月12日撤展的艺术节延期4天,补足“艺术份额”。最终,第二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逛展人次为136万,同比第一届正展期增长19.3%。

强劲引擎

带动消费与社会投资双增长

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不只是一场艺术盛宴,更是南海文旅发展的强劲引擎。在艺术节的推动下,南海文旅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艺术节带动社会投资超5.5亿元,广泛投入到文创、营地、民宿、餐饮、游船以及艺术片区环境综合提升等项目建设中。

泛舟听音湖,市民既能在游船上欣赏西樵秀美的湖光山色,又能与大地艺术节的艺术装置亲密互动。乘着艺术节的东风,南海顺势推出5条“水上南海-水上游”游览路线,展期累计接待游客6200人次,实现营收超21万元,间接带动消费720万元。

这5条水上游览路线,只是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带动南海文旅消费的一个缩影。在西樵镇太平墟、水运新村,以“渔乐邨”为镇域文旅整合品牌,成功引入精品民宿、文创市集等50余个项目,盘活了一批老旧建筑和旧厂房。投资超400万元建设的高升茶楼民宿,入住率高达90%,曾经破旧的民房和老街摇身一变,成为充满艺术气息的精品民宿和特色街道。

统计数据显示,从第二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筹备到开展,南海培育出文到甜头、古桥咖啡、有喜码头等20余家咖啡、轻餐、甜品店消费空间,发展出西江月高升、鹭舍小院、璜矶公舍、璜矶旧茶楼等10余家民宿、茶楼餐厅,落地岛上的家、岛影工作室、樵影视觉等艺术设计工作室。

不仅如此,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还成为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试点典型案例。曾经,占地6000平方米的南海丝厂闲置物业无人问津,宛如一条“工业锈带”。在艺术节的精心雕琢下,这里逐渐变成远近闻名的“艺术秀场”。如今,以南海丝厂为中心向周边延伸的桑园围博物馆,让古老的桑园围水利文化重焕生机。

“南海丝厂”并非个例,通过整合乡村厂房、旧墟、老旧建筑等超5万平方米的闲置资源,南海打造了覆盖“村、江、涌、河、湖、岛、景、园、墟”等地域的游览片区,实现了空间效益的快速提升。这些新兴业态的涌现,不仅丰富了当地文旅消费场景,还为居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国际视野

打开让世界读懂

南海的窗口

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的成功举办,让“南海”之名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不仅引起人民日报、新华社、央广网等国内权威媒体的广泛关注,还得到南华早报、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官网、巴塞尔艺术展ArtBasel等海外媒体竞相报道,全网话题浏览量累计超1亿。

日益国际化的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已成为南海向国际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据不完全统计,本届艺术节国际游客从无到有,不断攀升,近2万人次的外籍游客到访观展,占比提升至1.5%。其中,来自大地艺术节模式起源地——日本越后妻有十日町市的代表团也前来观展,并对本届艺术节表示了赞扬。

打造国际化、开放型城市是南海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在蛇年“新春第一会”上,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强调要强化湾区意识、国际思维,吸引更多外商企业在南海投资,吸引更多外国客人来南海兴业发展。如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无疑已成为让世界读懂南海、走进南海的重要窗口。

目前,南海已提前谋划第三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筹备工作,并将其与推进“百千万工程”紧密结合,以西樵山、听音湖为核心,串联平沙岛、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璜矶鹭鸟天堂、有为水道等重要节点,打造3条约50公里、彰显岭南水乡特色的乡村示范带。

在不久的将来,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将成为南海乃至大湾区一张熠熠生辉的文化名片,为推动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和城市形象提升发挥更大作用。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周钊泷通讯员南宣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