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调研“环两江先行区”核心区中的西樵、丹灶
推动大地艺术节和环两江先行区加速融合

■官山水道是调研团调研的一条重要路线。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韩贝特摄

扫码看调研团看了啥
珠江时报讯记者梁慧恩通讯员南宣报道“‘环两江先行区’对南海而言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们要抓紧干,还要干得好。”2月7日,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带队调研“环两江先行区”核心区中的西樵、丹灶,深度谋划如何借此东风三位一体推进水上南海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文旅融合战略系统集成、同频发展。
乘坐水上交通走访核心镇村
2月5日举行的佛山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高标准建设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南海的西樵、丹灶位于“环两江先行区”和桑园围水脉的核心地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日,南海调研团从西樵镇七星村闸边码头出发,通过“水上南海”交通线路游,泛舟官山水道、有为水道,开启实地考察。
随着航线的深入,调研团的感悟愈加深刻。在七星村工业园,企业多以发展第一产业为主,产值超10亿元。建于1966年的南海丝厂,近年来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展销文创周边、服装饰品、原创手作等精致好物,走出了一条发展新路。“不能按过去的固有思维发展,要通过特色化做增量,在一产的基础上融合多元业态。”顾耀辉有感而发。
经官山涌,调研团先后走访樵乐社区民乐小镇项目、银河苏村康园、松塘村、仙岗村,了解水道核心村和旧墟的发展态势。顾耀辉指出:“要进一步盘活闲置资源,将官山墟、民乐墟、太平墟通过规划串珠成链,推动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和‘环两江先行区’加速融合。”
集思广益谋划大地艺术节
当天,调研团召开了座谈会,各部门、镇街主官围绕高标准快速推动“环两江先行区”建设,和第三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前期谋划畅所欲言。
“南海有信心也有能力来打造‘环两江先行区’,一是‘环两江先行区’覆盖桑园围水脉,二是前两届大地艺术节布局的水上线路,为建好‘环两江先行区’打下坚实基础。”南海独占先机,如何再快人一步?顾耀辉抛出“突破点”:重点在于解决游客为什么来、怎么来的问题。
南海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方华刚表示,建设“环两江先行区”,南海要当示范区中的示范、核心区中的核心。要用系统性的思维谋划第三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通过团队升级、环境提升、形象展示、文化传承等路径,擦亮南海大地艺术节的金字招牌。
“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大地艺术节,南海要走出一条特色道路。”南海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文广旅体局局长刘夏远建议,要筹划、设计更多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还要利用艺术和文创等手段,盘活南海丝厂等载体,从而连点成片。
南海区国资局副局长刘小祺认为,“环两江先行区”具有人文和生态优势,“要通过水将优势串联,可以利用龙超、墟游记等IP持续赋能,让岸上、水上都能成为好吃好玩的载体。”
顾耀辉表示,“环两江先行区”是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一个抓手,接下来,各部门、各镇街要提升认识、抢抓机遇,系统孵化、完善方案,强化运营、提升效率,提前预热、加大宣传,真正发挥南海在“环两江先行区”中的核心带动作用,让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