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明实践解锁基层治理“幸福密码”
南海将文明实践全要素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让居民成为社区治理的主角

■居民到狮山朗沙社区诚信积分小屋兑换礼品。

■市民在翠颐社区参加游园活动。

■市民参加“文明实践知多D”闯关活动。

■文明实践“益晒你”惠民日,志愿者为小朋友读书。

■文明实践“益晒你”惠民日活动,医生为长者义诊。
推动全域“创熟”,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用爱心换“文明积分”,以积分换奖品;以村史文化赋能文明乡风建设,推进“一村一史一志”工程……
2024年,南海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文明实践+基层治理”的新路子,将文明实践全要素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舞台上的“主角”,合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从“陌邻”变“睦邻”,从“旁观者”变“主人翁”,这是群众观念的转变,也是南海基层柔性治理成效的生动写照。
“文明实践”浸润柔性治理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2021年以来,南海区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实施“三引三管三提升”,有效破解“政府干、群众看”问题,凝聚起共建美好家园的共识。
然而,在实践中南海也认识到,社会治理不仅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为做好“治理融合”文章,南海探索出了以文明实践推动基层善治的新路子。
桂城街道翠颐社区位于南海区的中心城区,常住居民1.8万多人,其中户籍人口约1.1万人。社区居民密度大,居民文化差异性大,属于典型的陌生人社会。
如何增强小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自治凝聚力?翠颐社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把文明实践理念与志愿服务工作充分结合,打造了以文化教育、创熟善治为着力点特色课程服务品牌,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此外,社区全年开展送春联、慰问残疾人、社区义诊等志愿服务30余次,让居民感受邻里的温暖与爱,带动越来越多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
从“陌邻”变“睦邻”,由“生人”变“熟人”,这样的可喜变化也发生在桂城灯湖社区。该社区以“慈善+公益+治理”的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文明实践项目化,助力文明创建特色化。
譬如,针对因小区矛盾而产生的邻里争吵等各种不文明现象,灯湖社区积极开展文明宣传引导,吸纳党员、楼长、社团成员等组建文明调解队伍。随着“创熟”的深入开展,居民也自觉担当起文明新风宣传员,大大提升了社区文明创建宣传力、动员力。
雷锋日的“全民文明拾跑”、端午节的“旱地龙舟集福”、乒乓球羽毛球大赛的“同心协力奋勇向前”、中秋节的“邻聚灯湖情暖中秋”……如今,各大文明实践品牌活动已成为灯湖社区文明新风的最强音。
文明浸润治理,以情感人、以情化人,为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夯实了情感基础。
“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基层社会治理一体两面、相辅相成,必须融合起来、统筹推进。”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表示,南海将全面推广柔性治理模式,用好文化在价值导向、情感疏导、关系塑造上的柔性力量。
接下来,南海将大力倡导“来了就是南海人”理念,实施新一轮全域“创熟”三年行动,开展“强新、联新、暖新”活动。同时,持续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功能,探索“公益服务+市场运作”可持续发展路径,促进文明实践与基层治理融合发展,让文明实践更生动、社会治理更有效。
“文明积分”吹起文明风
踏入南海区狮山镇朗沙社区南星村,四周被葱郁的竹林环抱,鱼塘星罗棋布,沥青铺就的村道蜿蜒其间,两旁小洋楼错落排列,勾勒出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田园风光画卷。
在居民的庭院内,一场巾帼议事会正在进行。大家以“美丽庭院+诚信积分”为切入点,畅谈庭院建设如何提升社区基层治理。
南星村的美丽蜕变,居民的治理热情,得益于“诚信积分”制度的深入实施。
朗沙社区辖下4个自然村和10个经济社,流动人口比户籍人口多出近一倍。这些年,由于流动人口多登记难、出租房屋多管理难、不文明行为多规范难,产生了一系列的治理难题。
如何让村居治理成为每位居民心中的要事,让他们从“旁观者”变“主人翁”?朗沙社区在实践中探索出以“诚信积分”制度,激发自治活力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路径。
通过建立文明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朗沙社区将居民日常行为与福利待遇挂钩,每年设立诚信奖励金作为奖励分红,以居民获得的诚信分值确定可享受的诚信奖励金,提高社区文明程度。
如今,在朗沙社区入口的LED大屏上,“诚信超红榜”“诚信红榜”“诚信黄榜”“诚信黑榜”实时公示,及时表彰居民的文明行为,而不文明行为则受到警示。这一机制公开透明,让文明有了可视化的标尺,不仅提升了居民的文明素养,还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
在奖惩机制的基础上,2024年,朗沙社区探索建立积分兑换机制,开发了“笋乡诚信创熟联盟”小程序,建设了“诚信随手拍”曝光平台和“微心愿”互助平台。居民只要参与朗沙的志愿服务活动、文明监督活动、建言献策或完成微心愿等都可以获得积分,到“诚信积分小屋”换取米、面、纸巾、牙膏等物品。
用爱心换“文明积分”,以积分换奖品,小小的文明积分转变为村民实实在在的福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主动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
不仅是狮山镇朗沙社区,如今,南海越来越多村(社区)推广积分制模式。如桂城街道灯湖社区结合实际建立常态化激励引导机制,创新性开展“邻里共享日”,通过“邻里币”积分换礼等调动群众参与,有效激发群众参与文明实践、基层治理的热情。
“文明积分”吹起了文明风,以文明实践积分制为抓手,南海正加快建立健全“积分改变习惯、文明改变生活”的正向激励机制,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不断激发文明实践的内生动力。
“文明集市”赶出幸福味
过去一年,“赶个文明集市”,成为南海的文明新潮流。一个个“摊位”在社区支起,一波波市民前来“赶集”,边看边玩,体验便民服务,了解文明知识。
2023年起,南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南海区委宣传部、南海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联合推出“文明实践益晒你”惠民日活动,撬动志愿者、好人等各方社会力量,把政策宣讲、知识科普、义诊义剪等便民服务送到居民身边,将热热闹闹的文明实践大集搬到居民家门口,让群众在富有“烟火气”的集市里感受“文明范儿”。
过去一年,活动走进7个镇街开展10场,累计设置摊位174个,发动志愿者约800人次,惠及群众约25万人次。一年的时间沉淀,活动升腾出更浓厚的“文化味”,成为许多市民奔赴的“文明实践盛宴”。
2024年的七夕和中秋小长假期间,“文明实践益晒你”惠民日活动分别走进大沥镇水头社区和九江镇璜矶社区。非遗展示流光溢彩、游戏与手工制作摊位欢声笑语、便民服务与小食餐饮区香气四溢……活动热闹非凡,为居民编织了一个精彩绝伦、难以忘怀的浪漫夜、欢乐夜。
在南海,文化活动与互动体验巧妙融合,使原本平凡的“活动日”华丽转身,成为传递温暖人心文化服务的“文明日”,不仅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更将文化的种子深深植根于基层,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不仅如此,南海还创新村史文化赋能文明乡风建设路径,推进“一村一史一志”工程,推动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高标准建设岭南书院(魁星书院),举办“文翰课堂”讲学讲座、“魁星有礼”文明实践等活动,做实“百千万·艺课堂”系列公益培训课程,在文明实践活动中聚人心、睦乡情、促善治。
从便民服务到文化服务,活动内容日渐丰富,“群众有所呼、文明集市有所应”的活动内核始终不变。
新一年的篇章正在开启,以惠及更多民生为导向,南海将持续创新形式和载体,将群众关心期盼的需求“打包”到群众身边,让更多文明实践活动成为夯实基层治理、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和幸福感的重要载体,持续定格文明瞬间与幸福场景。
我们期待,南海“治理融合”这篇文章越写越精彩!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柯凌娜黄洁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刘贝娜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