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德传承美好罗村
狮山罗村社区以孝德文化为底蕴,促进社会和谐与文明发展,助力文旅高质量发展


■在南海桃苑福利中心,长者一起包饺子、过冬至。

■孝德长廊。

■罗村孝德湖。

扫码看视频
在这里,你能听见福利院中欢乐的笑声,也能看见孝德湖公园承载孝德文化底蕴的石雕文刻……从人文景观到自然风光,时光静盖无声,却总会把传统美德悄悄地沉淀在一方水土,酝酿着一处安康。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孝德文化,早已在狮山罗村社区扎根生长。让我们跟随《写在大地上的历史·水上南海》摄制组走进罗村社区,弘扬孝德之美,传承中华之魂。
孝为德先
大爱代代传承
时近冬至,一场热热闹闹的“幸福团圆活动”也在南海桃源福利中心温馨开场,老人们和家人一起包饺子、庆团圆。有的老人准备了舞蹈表演,和大家共享快乐。活动还举办了别具一格的包饺子比赛,精心准备了各类奖品,为大家讨个好彩头。伛偻提携,欢声笑语,大家各展其能,其乐融融,这也让罗村久久传承的孝德文化在这一刻有了具象的载体,让孝德之爱在笑声中生生不息,代代传承。
说起狮山罗村的孝德文化载体,就不得不提“孝德湖公园”。作为省、市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它融汇了孝德、咏春、花灯、状元四大文化元素。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湖光水色,漫步小路、栈桥,寻访自然之美。同样可以在孝德文化馆、名家制作的孝德石雕、孝德桥、尚德阁中感受“忠、仁、义、礼、信、诚、智、廉、恕”的精神传承,体验“弘扬孝道、崇尚美德”的文化理念。风物景长,底蕴浓厚,把旅游与孝德文化精神完美契合的孝德湖公园,不仅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也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
这样的情景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孝德文化早已在此生根发芽,成为罗村的地方特色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自明初起,这里就有“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的古训;还有以60岁老人集体寿宴而受到昔日知府赞赏,并赠以“祝文”。后来,子孙们出资将此文与72名寿星的名字一同绣在精美的锦幛上,这就是传承久远的“孝德寿幛”。同时,寿宴举行的地点“江氏祠堂”也传承至今,这座古朴厚重的“抬梁式木构架、三进三间硬山顶”建筑,至今仍展现着它的宏伟气势,成为罗村孝德文化的见证,教导着每一位后世子孙以孝德为立人之本。
孝德文化
打造幸福文明罗村
文化之于发展,是内核驱动力,更是精神支柱。为更好地擦亮这张孝德名片,各类传承孝德文化的活动在罗村社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很多举办已久的传统文化活动越加精彩动人。
今年5月,狮山举行第十八届“华兴之光”罗村孝德文化嘉年华——芦塘社区第三届“华佗诞”民俗文化活动,这场历时近一年的嘉年华包含了摄影大赛、经典诵读、“大爱狮山,桃苑孝德行”3公里徒步活动等,吸引了各个年龄层的市民参与,实现了幼有所学、青有所怡、老有所乐,不断创新讲述孝德故事、传承孝德文化,让孝德文化以多种形式逐步融入民众生活,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孝德风尚”。正如狮山镇党委副书记关艳娟所说:“孝德文化不仅铸就个人品格的基石,也是社会和谐的坚稳铆钉。”
在孝德文化的感召下,罗村社区涌现出一批热心公益的企业和人士。例如,邓祐才慈善助学基金每年资助困难学子实现求学梦想,“一元孝德”基金和孝德文化嘉年华成为罗村发动慈善捐款的品牌平台。许多有责任、有担当的人和企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奉献着自己的爱心。
不仅如此,在各类活动的推动下,孝道的内涵延伸到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等多个方面,从而培育了更良好的社会公德,营造了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如“孝经大讲台”“千叟盛宴”“花灯会”“家风传承征文比赛”等活动,让文化有了快乐的具象,成为大家身体力行的实践,使得孝德文化渗入家庭、融入社会,同时联动起各领域群体力量,使孝德品牌成为推进城市发展的重要文化力量,塑造出了孝德并举、向善向美的大美罗村。
当前,狮山正全面推进“水上南海”“打造湾区文商旅消费新高地”等战略,策划了包括郁水官驿文化带、小塘北江生态文旅带、孝德罗村功夫文化带等在内的“三带三区”发展目标,助力文旅高质量发展。以孝德文化为名片的罗村聚焦“百千万工程”,持续发挥文化的浸润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文化植根于群众沃土,让文化底蕴深入基层建设之中,以文铸魂、以文筑城,温润人心、激发动力,为狮山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洪晓诗通讯员蒋素媚熊奏凯
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张宝翔张志成章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