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新闻网首页 南海 镇街 政策 文化 专题 直播 视觉南海 更多
  • 微信头条
  • 信息发布
  • 经济
  • 情报站
  • 音视频
  • 活动
  • 公告
珠江时报数字报 - 南海新闻网
  • 2024年12月19日
  • 返回头版
  • 返回版面
  • 标题导航

    第A01版:要闻

    • 习近平抵达澳门
    • 习近平会见贺一诚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实地走访看发展 集思广益谋良策
    • 全市唯一! 南海改革经验上榜全国年度案例
    • 推动管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
    • “水上南海鲜活九江”星企圆桌政企交流分享会举行

    第A02版:经济

    • 探索新模式新玩法 写好人文经济文章

    第A03版:健康

    • 多管齐下“限高” 惠及数千街坊

    第A04版:要闻

    • 28万学子用心用情走读家乡
    • 习近平抵达澳门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260户街坊生活更方便了

    第A05版:要闻

    • 南海2道佳肴1路线入选
    • 一把“智信秤” 带来“大旺市”
    •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利用商贸优势做好产销结合
    • 公益课程从“心”出发打开职工“心灵之门”

    第A06版:镇街

    • 买年货品美食看节目 南海优品汇陪你跨年
    • 出大剪上电锯 绿美“造型师”拼技艺
    • 让奔跑的她们有个“家”
    • 劳模进企业讲课传授职工急救技能
    • 好意劝架被误伤损失谁来承担?
    • 规划调整公告

    第A07版:文明佛山

    • 让更多新市民感受“第二故乡”温暖
    • 萌狮热舞迎元旦 功夫少年展英姿
    • 里水“她”力量 有心更有“新”
    • 激活“邻”聚力共筑幸福家

    第A08版:视野

    • “China Travel”升级
  • 数字报首页
下一篇

A04:要闻

28万学子用心用情走读家乡

南海超额完成“25万名学生参加传统文化研学实践活动”目标,为学子打造有知有味的“行走课堂”

2024年12月19日

■“百万学子游南海”带领孩子们走进南海企业,体验床上用品。

■孩子们走进田里割水稻,体验农耕生活。

■孩子们走进一汽-大众华南基地,亲身体验汽车工业的魅力。

随着第二届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的如期而至,“百万学子游南海”的“打开方式”更美更潮了。南海坐拥“亿年山川、万年文化、千年水脉、百年工业”的厚重底蕴,在这片广袤的天地,不仅有着产业发达、科技领先、艺术新潮的发展活力,更是孕育教育创新的一片沃土。

今年初,“25万名学生参加传统文化研学实践活动”成为2024年度南海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截至11月底,全区已有28.6万中小学生参加传统文化研学实践活动。这是一堂将现实与历史深度交融、最为鲜活生动的“区情乡情教育课”,不仅让广大学子了解南海、热爱南海,更搭起了链接人才与南海的坚实桥梁,为激活乡村治理注入澎湃动能。

真研实学 打造精品研学课程

“很多年前,人们发现了这里的石头不透水,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所以就开采这些石头来建房子。”在西樵山石燕岩的岩洞里,历经千年的采石痕迹清晰可见,一眼“樵见4万年”的壮观视角,让学生兴致勃勃。

打造有知有味的“行走课堂”,彰显地域特色是关键。为此,南海区教育局、区文广旅体局根据区情、校情、生情,精心遴选出3批共62个区级研学实践基地,创新打造红色文化、文化寻根、古村新颜、智能制造、创新科技等多种主题的研学线路,让富含南海特色的研学实践资源充分发光发热。

如今,各种主题的研学实践在南海大地上“百花齐放”:桂城叠滘古村寻宝游、里水龙舟文化趣味游、大沥藤编非遗体验游、狮山环保产业游、西樵探秘考古之旅、丹灶氢能科技游、九江古村游……“百万学子游南海”正以多种方式解锁“宝藏南海”,该项目也受到越来越多学生与家长的青睐。

在打造优质线路的基础上,南海更是精心设置研学课程,让学子们在“行走的课堂”中真正实现“立德树人,五育并举”。

其中,大沥镇教育发展中心推出《共寻“沥”路共创未来——大沥镇中小学乡村研学校本课程活动手册》,梳理出探“沥”(地理历史)、研“沥”(民俗风情)、寻“沥”(家乡名人)、创“沥”(文化瑰宝)、思“沥”(革命教育)、聚“沥”(绿美课堂)、护“沥”(安全教育)、活“沥”(乡村振兴)八大精品课程。这些课程将地域特色与学科本身深度融合,为学生搭建跨学科实践平台,助力青少年增强家国情怀、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南海中学更是开发“西樵山历史文化暨生态文明考察研学”特色校本课程,制定了超16公里的研学路线,让学生在活动中拓宽视野,磨炼意志。该校地理科组的南海西樵平沙岛特色农业的研学成果还成功入载统编全国高中地理课本。

“后浪”奔腾 培养“乡建”生力军

研学实践,乡愁是根!一场场研学活动犹如一条条坚实的乡情纽带,将青少年与南海这片土地紧密相连。

在大沥溪头村史馆,盐步三中初一学生刘静霖化身导赏员,为同学们生动讲解村史。为了此次导赏,她查阅大量资料,反复推敲导赏词。她深有感触地说,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积累,更是对家乡情感的升华,此刻的她,已然成为家乡代言人。

“床垫的升级迭代离不开技术革新。”南海外国语高级中学学生叶世荣说,通过研学参观梦所睡眠文化博物馆,他对“创新驱动发展”有了具象的认识,也坚定了他在学业与未来职业道路上追求创新的决心。

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离不开有理想、有担当、最有生气的青年力量。通过一路走、一路听、一路思考的研学实践,不仅让“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可触可感,更让建设家乡的力量在广大学子心中悄然积蓄。

正如一方制药营销华西事业部副总经理邱立群所言,企业未来发展依靠人才,而“00后”“10后”正是未来人才的主力军。学子们走访一方制药,如同在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这颗种子或许会引领他们投身生物医药行业,为中医药行业的未来发展积蓄新的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南海艺高1000多名学子还分三批深入儒溪村,在蝶美公园、书院水街、老家祠堂等地开展写生创作,用画笔记录乡村之美,展现了艺术与古村的完美融合。

“作为南海艺术人才培育的摇篮,南海艺高一直让艺术打破围墙,走向更广阔的南海大地。”南海艺术高中党委书记利永伦介绍,南海艺高牵头成立“南海艺术人才之家”,致力打造南海艺术人才的聚集地、交流地和展示地,助力南海艺术人才回乡,推动人文经济成为南海发展的新引擎。

“乡治”激活 发展新型集体经济

近年来,南海区扎实开展“百千万工程”,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绿化工作,叠北、儒溪、仙岗、大镇等一批明星村持续涌现,成为乡村研学的理想之地。

作为“百万学子游南海”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海区把乡村研学游定位为全区研学市场的精品赛道,重磅发布南海乡村研学地图,推出覆盖7个镇街的27个乡村研学点和26条乡村研学路线。

截至11月底,全区28.6万中小学生参加传统文化研学实践活动,其影响力已远超研学活动本身,成为激活乡村治理的强效催化剂与有力助推器。众多村(社区)纷纷成立村办文旅企业,全力推动乡村研学项目的开发与运营。

作为南海区乡村研学推介官,狮山镇高边社区党委委员邬秀芬表示,乡村研学不仅带来更多的人气,提高璜溪古村的知名度,更让古村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研学团的到来,为我们乡村振兴与绿美建设注入了鲜活动力。”西樵镇上金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经联社社长陆祖桥表示,西樵松塘翰林村作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已成立“村办”文旅公司,并引入2名职业经理人负责运营,力求将文旅事业“蛋糕”做大做强。

西樵镇更是以4万年西樵山为核,以桑园围水系为脉,持续探索好学又好玩的研学路线,打造西樵镇“翻阅古今,行走大地”的研学品牌,全力打造宜学宜游宜玩的研学小镇。

可以预见,“美了村庄、强了干部、育了学童、留下人才、富了集体”的美好愿景正在逐步化为现实。更让人期待的是,在“百万学子游南海”的热潮中,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将续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南海故事”,助力南海在新时代中乘风破浪、勇立潮头!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黎小燕通讯员沈培浩图/资料图片

珠江时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rnh222@126.com 举报电话:0757-81212540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南海大道北57号 邮编:528200 电话:0757-81212540 传真:0757-83873205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证:粤ICP备17097190号-1 粤公网安备 440605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