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张跨省司法碳票在南海认购
为推动省际生态环境司法协作提供新模式

■双方在丹灶法庭签署合作协议。
珠江时报讯记者周钊泷通讯员金磊摄影报道12月16日,佛山南海企业代表现场认购贵州剑河县林业碳票10万元,用于剑河县林业开发并作为企业减轻、免除行政处罚依据。这是全国首张跨省司法碳票,为推动省际生态环境司法协作提供新模式。
早前,南海某科技企业扩大生产新建厂房,因未按照要求办理手续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按照规定,该问题将写进企业“档案”并伴随终身,对日后上市带来不利影响。
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南海法院)调查确认,该问题因企业对环保法律法规了解不足所致。基于问题未对环境造成严重后果,企业事后认错态度良好,积极落实整改,南海法院主动为企业牵线搭桥,通过认购跨省碳票形式,履行生态替代性修复义务。
所谓碳票,是以林木生长量增量为测算基础并依据计量办法换算成的碳减排量,以“票”的形式发给林木所有权人,从而把空气变成可交易、可收储、可贷款的“真金白银”。
经南海法院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人民法院共同会商决定,企业可以此作为从轻、减轻或免除行政处罚依据。12月16日,广东佛山与贵州黔东南举行碳资产交易签约仪式。该企业现场认购10万元碳票,用于当地林业开发、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太好了,不用担心企业经营受影响,还能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在签约现场,该企业供应链总监孔先生激动地说,企业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为推动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南海与雷山两地成功探索深化碳汇司法跨省协作,不仅谱写了跨区域生态环境司法新篇章,还促成了全国首张司法领域跨省碳票。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副校长冯定坚认为,本次签约合作不仅为全国碳汇交易市场树立新标杆,还形成了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促使企业自觉履行环保责任、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多赢局面,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均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
“这是司法力量服务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也为推动跨区域生态环境司法协作提供新模式。”南海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吴建兴表示,接下来,南海法院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加强环境资源审判和源头治理工作,以高质量司法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