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新型储能产业链常态化服务活动开进桂城
宣讲政策“干货”推动供需对接

■活动现场连线新型节能设备工厂进行沟通交流。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刘贝娜摄
珠江时报讯记者李年智通讯员区嘉琦报道11月1日,南海区新型储能产业链常态化服务——推动超长期国债与“两新”行动之“桂城行”专场活动举行,活动汇聚近30家行业精英企业代表,通过政策宣讲、供需精准对接等形式,为企业节能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开展新型储能产业链常态化活动,不仅是南海区积极响应国家及省市关于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化产业链常态化服务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南海区抢抓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黄金机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自去年9月南海区成功举办首场新型储能产业链服务活动以来,该系列活动已成为连接供需两端、促进合作共赢的关键平台。此次“桂城行”专场活动围绕超长期特别国债申报、新型节能设备应用、电网工程和新能源工程建设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旨在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节能降本解决方案。
活动现场,广东省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的专家详细解读了企业设备更新申请超长期国债的申报要点,为企业精准把握政策红利、加速转型升级提供了宝贵指引。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新型节能设备正逐渐成为各行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利器。现场,广东向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雯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新型节能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显著的节能效果,展示了其在各类应用场景中的巨大潜力。
广东向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电力电子为基础,专注于新能源、5G技术、电力传感、核心电力芯片、数字孪生技术、核心电力设备元器件、智能配电产品、软件设计、预警服务平台等领域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科技型企业。围绕“双碳”目标,向国科技以模块化、标准化、节能化、智能化为设计思路,植入物联网、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打造出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电力系统远程诊疗安全预警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安全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向国科技自主研发的XG600智能数字化保护测控装置,成功取代了传统10K高压柜面板上的所有元件产品,成为一款智能化的物联网终端。
“桂城行”专场活动不仅是一场技术的盛宴,也为企业搭建了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活动期间,与会人员还就市场环境变化对电网工程和新能源工程建设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电网工程等议题分享见解。
“新型储能是能源发展的新风口,欢迎大家主动拥抱新型储能蓝海,同时紧抓政策机遇,积极申报设备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南海区发改局二级调研员曾庆韬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服务工作,支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为南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