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教研活动举行
数学课上做实验让课堂“活”起来
珠江时报讯记者黎小燕报道在数学课上做实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10月30日,南海区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教研活动在桂城街道石石肯中学举行,通过数学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堂也焕发勃勃生机。
本次教研活动吸引了南海、顺德、禅城的初中数学骨干教师约40人前来观摩,深圳、广州、东莞、江门、清远等地约200名骨干教师观看了线上直播。
一次函数是初等数学的基础内容,更是后续学习高级数学的重要基石。为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深入了解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石石肯中学白剑锋老师在课堂中引入TI图象计算器。在他的引导下,学生利用数学实验教具进行实验观察,通过描点形成一次函数可视化的图形和图象动态,并按照“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的思路,一步步了解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一次函数的应用》数学实验课上,石石肯中学胡丽华老师结合物理学的力学原理,以弹簧、砝码、感应器、TI图形计算器作为实验工具,创设真实情境来探究弹簧长度与拉力的关系。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堂氛围活跃。动手操作实验时,他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惊喜的光芒。学生们纷纷表示,将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呈现出来,能激发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
“这两堂数学实验课实现了数学实验教学方面的创新和突破,让大家耳目一新。”南海区教研员吴剑松表示,新课标是以学生为核心进行探究式的教学,数学实验这一创新的教学模式顺应了素质教育的新要求,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探索能力,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桂城街道教研员张漫漫则建议,要充分发挥数学实验工具的辅助功能,更好地与传统数学课堂相结合,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数学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