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全域整治”,狮山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推动农村土地集约利用
转动空间“魔方”让“寸土生万金”


■狮山新材料万亩产业园一期。 资料图片

■狮山镇南浦村集约农田,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资料图片
作为佛山制造重镇、南海“工业担当”,狮山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带来的蝶变,有目共睹。
在狮山镇罗村上柏社区,原本低矮零散的老旧工业园一去不返,映入眼帘的是拔地而起的现代化产业园。另一边,狮山南浦村经济社高表决率通过了农用地集约和新增耕地项目,与社会资本达成协议,高质量推进耕地保护工作。
一直以来,狮山“全域整治”聚焦解决发展中的空间矛盾问题,在规范规则下有序转动空间“魔方”,优化土地空间布局,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在寸土寸金的区域版图“生万金”。
作为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决策部署的一项重大举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聚焦解决发展中的空间矛盾问题,推动南海高质量发展。
打开新空间点“土”成“金”
南海狮山,佛北战新产业园起步区万亩新材料产业园内,一片庞大的白色建筑群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今年5月通过验收投产的百亿新能源项目瑞浦兰钧一期。
距离新材料产业园大约2公里外,另一个百亿项目信扬科技也已竣工投产。不远处,一套设备卖出1亿元的仕诚机械增资扩产项目正在建设中。它的边上,是国内最大的高过载配电变压器生产企业中鹏电气。
为狮山产业带来改变的,是南海“全域整治”。
一路走来,狮山新材料产业园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进村入社,再到南海“东中西”发展战略下建设中部狮山工业重镇等。产业园成为国有产业园区、村级工业园、零散厂企与村居、农田混杂的“城乡结合部”,总体开发强度已达40%,面临着国有集体权属土地交错,村厂田空间混合、土地使用效率低、产业升级难的困局。
土地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最基础、最宝贵的资源,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更高水平的利用,成为狮山“全域整治”的重中之重。
立足镇街的实际情况,狮山“全域整治”分“三步走”,通过连片征收、统租等方式完成近万亩土地整备。
——规划先行,连出优质工业用地。坚持规划引领,以“整体布局、连片整合、逐步推进”大产业园建设的思路,编制产业园区的产业规划、概念规划以及控规方案;坚持连片征收整合,避免权属交错,确保主干道周边落实大面积连片国有产业用地,为“搬大树、招大商”,保障经济长远发展提供用地空间。
——同步招商,打破发展“天花板”。采用边征收整理土地,边组卷用地报批材料、边招商引资的造地作战模式,综合运用省级基础设施专项指标、省市级重大项目保障指标、TOD专项指标、预支规模等用地保障手段,吸引企业尽快落户。
——政企合力,打破“横向”扩展藩篱。建立资金保障机制,成立项目专项债券工作专班,结合“区财政+镇财政”模式,积极引导和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到整个园区开发建设当中。
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就会有寸土寸金的丰厚回报。
数据显示,新材料万亩产业园一期已引入瑞浦新能源一期和二期、信扬科技、海天装备一期和二期、仕诚装备、永创装备等项目,用地面积共计约58.87万平方米(883亩),投资额共计193.5亿元,预计年税收约4亿元;新材料万亩产业园二期目前已有坚美铝业、朝野医疗等企业,片区主导引入、发展新材料、智能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
一个个数据不仅记录着狮山“全域整治”的成效,也记录着企业的发展历程,也是南海“全域整治”的缩影。
复垦撂荒地“变现”丰收田
南海“全域整治”不仅是推动产业转型的“金钥匙”,也是激活村居活力的“金元宝”。
放眼南海的乡村,一批使用效率低的土地被盘活,还有一批批荒地复垦变成丰收田,村民“钱袋子”更充实了。
位于狮山镇东北部的南浦村就是这样的“典型样本”,通过“全域整治”消除农民“看天吃饭”的不确定性,让农民在荒地上获得流转租金,既兜底了粮食安全,又提高了粮食生产效益,努力达成政府、运营公司、村集体及农民“四赢”局面。
“一开始,村民反对的声音比较大,不理解土地集约对经济社增收发展的好处,经济社社委成员与户代表成员召开多次会议讲解协商后,村民逐渐理解农用地集约的优越性,最终以98%的表决通过率通过了农用地集约项目。”南浦村党总支部书记谢志耀笑言,集约项目完成后,土地的生产力得到了提升,收益更加稳定,村民也很满意。
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是发挥农业潜力和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两年来,南浦村紧抓“全域整治”政策机遇,对村内农田进行集中改造,已完成第一期25.33万平方米(380亩)农用地集约,与社会资本达成协议,对地块进行耕地恢复,开展番薯、蔬菜、水稻轮种。
中央有部署、南海有需要、群众有期盼,“全域整治”被推到时代舞台,担负起新使命。
集体经济是撬动共同富裕的金杠杆。南浦村党总支部书记谢志耀信心满满表示,南浦村第二期集约地块有大约133.33万平方米(2000亩),将招纳更高质量的企业发展更高产值的农业,努力将南浦村打造成为农业示范产业园,带动南浦村在农业方面实现产业振兴。
顺应大势,方能善作善成。向“存量土地”要“发展增量”,让每寸土地都“活”起来,助力经济社会发展闯新路、求突破,南海“全域整治”有决心,更有信心。
文/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戴欢婷黄婷通讯员唐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