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AI维“新”变法
搭建精准供需平台,探索“AI+新质生产力”无限可能
珠江时报讯记者黄婷报道近日,南海区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工作推进会在桂城瀚天科技城举行,会议邀请了近200家制造业企业、资源池服务商、高校、科创平台、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代表参与,旨在为区内产业搭建供需精准对接平台,打通协同创新渠道,为南海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劲动力。南海区区长王勇出席会议。
近年来,南海大力推动各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积累了海量企业数据。为了深入挖掘数据资源价值,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去年6月,南海在全国县区率先发布《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从算力、人才、生态、政策等多个方面铺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南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成效逐步显现。
如今,南海集聚了36家数据服务商。为不断完善数据服务产业集群,会上一系列人工智能应用项目进行签约,涵盖AI+故障排查、AI+织造检测、AI+家居定制、AI+决策中台、AI+安全生产等场景应用,覆盖智能泊车、纺织、定制家居、装备制造、铝型材、知识产权等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这些人工智能领域的数据要素产品,得到了金融机构的青睐。会上进行了数据要素资产融资授信合作签约,南海农商银行向广东众图科技有限公司、可素优品(佛山)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进行数字资产融资授信500万元和200万元,为企业数据要素资产“变现”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样本。
经过前期探索实践,在南海这片创新热土上,人工智能与千行百业的融合已经结出硕果。会上,多家工业制造业企业分享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等数字化转型手段实现两化转型的案例。现场还展示了南海多个民生服务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案例。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人工智能要如何赋能新质生产力?王勇用六个“新”进行阐述:作为新经济要素,数据具有无极无界无限的特点;加速新数据基建,达到可计可算可用的目的;推动新产业升级,实现快研快产快销;构建新管理模式,达到不偏不倚不扰的目标;建立新技术体系,达到互联互通互助的标准;推动新合作机制,做到真学真干真好。
王勇强调,推广人工智能要实现“智者聚群智,实训成实战,同事不同城,政企社协作”的愿景。接下来要继续举行供需对接会,为人工智能与产业对接创造更多机会,碰撞出更多火花,发展提升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