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品牌数智赋能“小五金”撬动大产业
从四组变化看丹灶五金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广东原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让数控机床用上更聪明的国产“大脑”。图为该企业生产车间。 ■在佛山市酷狄五金有限公司的展厅,各式保温杯琳琅满目。 ■广东康士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氢电小屋”,开启智能零碳生活。
铺开一张中国地图,若将全国目前已经命名的30余个五金产业基地逐一标记,可以发现一条纵贯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河北的沿海五金产地带。这条产地带上每年输出的五金配件和用品,支撑着海内外工业和民用五金之需。
而在这些基地中,能被冠以“五金之都”称号的少之又少。其中,南海丹灶是仅有的“中国日用五金之都”。在这一殊荣背后,丹灶14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遍布着从事五金制品的市场主体9412家,产值超450亿元。
这些企业争抢时间,密密招聘,频频出货,有的走出口转型道路,有的走技术创新转型道路,有的切进新能源汽车赛道,有的决定先搬进园区规范化生产……在南海丹灶,政企同心同
向,全力推动五金产业转型升级。
从“贴牌”走向“品牌”
在广东诺米家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机器人在一条
条流水线上忙碌不停。随着线路的转动,一套套精美的橱柜五金件走下生产线,打包进入智能仓库,即将运往全球市场。
广东诺米创办于2003年,从做橱柜里的五金配件起家,也曾凭借在品质和设计上的优势,通过代工的方式,成为众多国际知名品牌的供应商。
然而,代工型发展模式处于产业链底端,利润微薄,缺乏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广东诺米不断强化自有品牌,跋涉21年后,终于在全屋定制五金“江湖”上闯出了一片天地,其经销网络已经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拥有100多家经销商,畅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过去,消费者一般都无法在单个五金品牌配齐全屋五金,但广东诺米打破了这一局面。
类似广东诺米这样从代工生产到技术创新,再到打造自己的品牌,从丹灶走向世界的丹灶制造还有很多。例如,专注于铁质不粘炊具生产制造的广东阳晨厨具有限公司率先开启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之路,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6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仅铁质不粘烘焙产品销售额就超过亿元;广东恋晴智能家居有限公司的晾衣架产品从最初只有单纯的升降功能,到现在具有紫外杀菌、快速风干、烘干、负氧离子风等功能,品牌不断做大做强,助力丹灶智能五金走向全国和世界。
越来越多丹灶企业家深知,无论是华为、福耀玻璃,还是任正非、曹德旺,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似乎总有些相似——质量第一、不断创新、敢打敢拼……正是这些特质,让企业家们的梦想一一落地。没有人可以随波逐流,只有不断奋进才有出路,哪怕是迎着逆流。如今,丹灶拥有铠斯钛、格来德小家电、金钜伦、南洋电机、华凯等多个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品牌。通过品牌打造,能有效增加企业营销的效能,品牌具备了市场的领导权和定价权,就可以收获较高的品牌溢价和行业话语。
从“数字化”走向“国际化”
只有落后的企业,没有落后的行业。“丹灶五金”探索求变的步履从未停歇:立足五金制造优势不变,探寻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科技和创新让企业变得“轻盈”,入园和上规让销售更显“范儿”,从传统销售模式转型电子商务让丹灶制造远销全球,数字化和智能装备加载更高效能,让“微笑曲线”嘴角上扬,老树处处开出新花。
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能为传统五金产业带来什么红利?
位于桂丹西路的广东金丽声展示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23年专业积累的B2B企业,多年来深耕小业态货架精细领域,合作品牌包括7-11、易捷、海王星辰、全棉时代等。2019年起,公司引进了很多系统,包括ERP、EMS,最后出货的RFID物流跟踪系统,通过数字化平台实时综合分析与运用数据,展现企业实时运营状态,初步实现订单可控、研发可控、生产可控、成本可控、风险可控的数字化运营。公司推行数字化之后最大的变化是去库存按订单生产,库存下降了80%,交货期缩短了30%,人手压缩了40%。
数字化转型让企业加载更高效能,同时越来越多丹灶企业从传统销售模式转型电子商务,让产品远销全球。佛山市南海玮基厨具有限公司通过搭建20多个电商渠道、100多家直营店、300多家经销商覆盖60多个国家,400多种烘焙器具每年可售出超过1000万件,公司出口额长期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像玮基厨具这样从丹灶走向世界的丹灶制造还有很多。例如,佛山市酷狄五金有限公司生产的水杯闪耀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每天有3万多个保温杯从酷狄车间走出去,赢得全球各地消费者的青睐;广东隆信智能激光科技有限公司在智能管类装备领域深耕16年,每年出货量稳居业内前三,产品热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助力丹灶智能五金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丹灶镇还通过科技赋能,为康泰威、新鹏等近20家本地五金企业精准对接了科研资源,助力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例如,陈光科技团队为铠斯钛提供了专业的钛材智能制造指导,帮助企业成功解决了钛合金技术难题;原点智能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共同建立了“超快激光加工联合实验室”,深化了双方在科技领域的合作。
从“传统”走向“前沿”
走进广东康士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汽车检测设备产线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而在园区的另一边,一间“氢电小屋”格外显眼,这是该企业最新的创新成果——应用光伏发电和自研的智慧氢能平台,形成了“光伏+制氢+储能+发电”一体化的多元互补能源发电微电网系统,实现零碳供电供热。
深耕传统机械行业的康士柏,为何会跨赛道发展氢能?这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广东康士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郭颖斯说,之前选择落户丹灶,看重的是这里拥有9400多家从事相关五金生产的市场主体,可以更好地配套企业的生产扩能,但没想到传统的“中国日用五金之都”,氢能产业也在蓬勃发展,这里汇集了超70家氢能企业及机构,补齐了氢燃料电池及系统8大关键零部件,形成了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较完整的氢能产业链条。
经过与博士团队深入对接、开展市场调研,郭颖斯很快找到了氢储能这条新赛道。随后,郭颖斯带领研发人员着手研制智慧氢能平台,她惊喜地发现,小到增压阀,大到电解槽、电堆,在丹灶都可找到配套,这使得研发进度远超预期,今年以来已实现三次产品迭代。
在丹灶,像康士柏这样发挥五金传统产业优势赋能氢能、精密机床、智能安全产业,将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平台经济等相结合实现转型升级的企业比比皆是。
例如,广东圆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从“手表”加工到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产品主打进口替代、工艺替换的高端车削类机床,多项产品均为同行业首台套、产品附加值更高,成为比亚迪、富士康、捷荣技术、丰立智能、深航标准件等知名企业的供应商;桑谷医疗作为国内最早从事静脉用药调配机器人研发生产的公司之一,持续深耕配药机器人赛道,成立广东省静脉配药机器人工程技术硏究中心,其研发生产的海豚系列产品相比人力具有更安全、更精准、更高效的特点,目前已进入多家医院开展临床应用。
新质生产力代表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企业则是创新的主体。广东原点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成立8年来,投入研发资金近2亿元,多次参与和承担省、市级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在数控系统、振镜、旋切、多光路设计、光束整形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让数控机床用上更聪明的国产“大脑”。
丹灶五金,正从传统走向前沿,不断开拓高端市场。
从“小而散”走向“大而优”
20世纪60年代,丹灶“五金之父”徐才返乡开设首家五金厂,从五金撞钉、鸡眼扣起步。60多年来,丹灶五金从小配件发展为内涵丰富的大产业,不断完善产业链条,锻造智慧“金”钥匙,并且在灯饰五金、厨卫五金、汽配机械及五金配件等全链条领域占据行业领先地位,吸引了中科宿达、苏柏瑞、伊卡特、虹维科技等先进制造企业落户丹灶,诞生了智鑫隆科技、峰华卓立科技、中鹏新能科技等一批全国乃至全球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
从集群量级来看,丹灶拥有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和汽车核心零部件、智能安全等先进制造业集群。丹灶五金产业集群是广东省9个特色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之一,从“小而散”走向“大而优”,但丹灶目前缺乏配套的表面处理中心,企业只能寻求外发加工,严重制约产业整体提质增效发展。因此,丹灶正规划建设一个含电镀、金属表面处理、喷涂等工艺的五金产业集聚园区,总投资约20.4亿元。该五金产业集聚园区具有集聚发展、上楼发展、集中供能、集中治污、集中管理、绿色低碳等特点,配套高标准设计建设工业厂房和先进工业废水处理系统,未来将为入园的企业提供“保姆式”的企业管家服务、“一站式”的环保管家服务以及便捷的供应链金融平台。
当前,南海丹灶肩负着为全国、全省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探索路径的重要使命。随着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力和丹灶镇委镇政府的持续赋能,丹灶五金将重塑传统产业,在有中出新、新中求优,利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让“老树”发新枝,“新树”快成长,“大树”深扎根,推动产业整体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引领未来业态发展。
文/图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李阳通讯员李妙颜